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陈潇探寻胡适故里,从寂寞中走向永恒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陈潇,年出生,祖父辈以行医为业,天门横林白场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师从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中学曾就读于新堰初中和实验高中,本科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博阶段转向哲学思想研究,对胡适思想、欧洲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对康德道德主义的批评用功较多。
探寻胡适故里,从寂寞中走向永恒
一、缘起
同好振宇兄知我清明之后去探访绩溪胡,鼓励我作一篇胡适故居预览攻略,或游记,与学人君的朋友们分享。我没有推辞,但心生怯意。拜望胡适故里绩溪上庄与南港胡适墓园,是我十年多前念大学时就埋在心底的愿望,一直在等待合宜的时候,寻思着以何种面目、心绪与胡适之先生晤面。
今年夏天,是妻子娟的毕业季。她三月中旬返回厦门,参加博士论文预答辩,因不可控的因素,毕业论文需要延期。遂邀约她清明返乡歇一阵,再出门远游数日。我提议去绩溪和潜山玩几日,生长在江汉平原汉水之滨的我们,并不清楚江南、江北相隔,山弯路远的实情,误以为绩溪到潜山一趟火车、一班大巴就可抵达。看似一水之隔,因崇山阻隔,凭空多出了几日的路程。
在学业困顿之中,希望借寻访绩溪胡这位学术大师,来提振未来学问人生的信心。通过回望历史,从长计议。追望先贤,使得我自进大学起,未敢一日忘怀,间或偶有懈怠,也能很快振作奋起。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态度。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说,青年人(一个人)的最大责任,是将自己铸造成器。结合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我悟得了适之先生“先器识然后君子”的人生态度。
娟先我几日前往武汉,4月11日上午,我从老家天门起身,在汉口火车站拜别博士学兄耘夫,与妹妹钰会合,受我的影响,她对胡适先生颇有好感。她也曾和我谈起,觉得胡适的《口述自传》不及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好。读董桥《胡适的字》,董先生说他,“从小读胡适的书,看胡适的字”,评价胡先生的学问“尽管领略偏浅”。读到此处,作一札记如下:
“董桥先生笔下的胡适,相比于主流见解,这一评价算客气了。在我看来,这是不懂哲学,尤其是隔膜于英美经验主义的缘故。从哲人派、唯名论,经培根、洛克、休谟、穆勒、杜威,就到了胡适。胡适的思想非常特别,他将老子誉为中国的‘普罗塔戈拉’,却未追随象山、阳明,而是选了朱子和戴东原。胡适这种偏向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气质,无缘于诗人理想主义的赞美。”有时想,不知是她们顺我的意,还是平日里我的宣讲功夫了得,觉着妻子和妹妹对胡适总是多出一分喜爱与好感。我以为,她们将对我的好意,分出一份给了绩溪的胡先生。在坊间甚少听到对胡先生的好评,厚道一些的,往往会转向胡适的为人,认为胡先生是一位善心人,到头来竟然弄不清是褒还是贬了。在哲学系待久了,我开始隐藏起作为胡适信徒的真面目。
半山腰看上庄全景
品尝过沙湖之畔的小食,我们选在高铁站附近住下,乘坐4月12日上午开往绩溪的列车,历时近五小时。临出发前,经振宇兄引荐,结识了组织名家游学线下活动的可可兄,他对绩溪和上庄比较熟悉,答应介绍胡适的族人给我们认识。可可建议,我们可以住在绩溪县城,乘大巴或出租车到胡适故居。前些年,上庄通往县城的公路隧道未通,乘大巴线路车需要将近两个小时,搭乘出租车得一百多块,现在出租只需要半个小时,路途缩短了一半。
我们一行三人,不乐意赶趟式的旅行,打算在绩溪多待几日。4月12日下午二时半,列车抵达绩溪北站,车站建筑空阔壮观,雨过天晴,天空颇为高远,空气里透着凉意,雨水洗过的沥青路面,黑沉湿滑而纤尘不染。
二、初到绩溪
绩溪是一座山城,物价适中,住宿、出行不算贵,我们下榻在一家七天连锁酒店。县城建筑风貌比较像我们县城一二十年前的光景,停留在房地产、城市化尚未全面介入的模样。城市整体氛围朴素淡雅,与这阴雨苍翠的时节相映衬。
放下行装,天色将晚,打算乘车去胡适故居探探路,看上庄是否有适合住宿的旅店,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胡氏一品锅。询问酒店前台,她对我们的去处略显生疏,告知有线路车到上庄。但是,班车时刻表,以及返回县城的末班车不甚清楚。见天色不早,预定了一辆网约车。滴滴车师傅是一位中年男人,说起胡适故居,他觉得无甚可看,很破旧,平时往上庄去的人不多,到龙川胡那边的人会多些。问他是否知道胡适,他说听过,这些对他来说似乎显得无关紧要。在他看来,胡适故居只是应当地旅游业而起。
上庄风景
师傅问我们仨,到上庄后还回不回县城。他的意思是,若不回,那地方偏,没有返城客,需要加些钱。若回城,一趟大概五十块,来回计一百。到了上庄,我们可能得四处走走,他答应等等我们。我们毕竟是外地人初来乍到,好在师傅还算和善。在大山隧道之间穿行,人烟稀少,总觉车轮在半空驰骋,车速很快,这种感觉令人颤栗。上庄是绩溪的一个镇,上庄镇里有一个上庄村,上庄村是集市的中心。胡适先生儿时与母亲,在这儿生活过九年。《四十自述》里,与胡适谈学论诗,借给他白话小说来读的族叔胡近仁,也生活在上庄。据胡近仁的嫡孙胡从先生介绍,上庄曾经是方圆最富庶的村落,鼎盛时期有七八千人,太平之乱后,人口减少了七八成,房屋被烧、财产被掠,到如今还未恢复昔日盛况。胡适父亲胡铁花的原配夫人就是为太平军所杀,胡铁花也险些丧命,携家眷逃出上庄谋生路。
我们三人大约下午四时抵达上庄,司机停靠在胡适故居售票亭旁,售票亭南边是常溪河,清明时节雨水充沛,水流湍急,由山涧顺流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