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新品预告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

发布时间:2022/3/8 12:30:42   点击数:

五千年的厚重文明有太多璀璨之瑰宝等待我们去欣赏,我们也希望能凭借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感染更多人懂得和热爱我们悠久历史下的一颗颗明珠。

点击图片查看BPCC中国画系列大盘点元代画家黄公望于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自己。

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富春山居图》可谓上承王维、董源、“二米”与赵孟頫的艺术探索,下开王蒙、倪瓒、陈淳、徐渭、董其昌、王原祁、八大、石涛……直至黄宾虹、余承尧的笔墨道路,承先启后。

《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特别是浙派画家传统的影响深远。浙江画家在执守浙派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吸收《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营养之中创新传统,发展传统,画出浙派笔墨的时代新貌。他们把《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与宣纸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瑰丽中有了刚健、大虚中有了大实的艺术布局,其本身就在浙派山水的本义之中。

历代书画家均对《富春山居图》有着极高的评价

明代书画家沈周: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噫!以画名家者,亦须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则画亦高,故论书法亦然。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

明代画家邹之麟: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

清代画家、书法家恽寿平:凡数十峰,一封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

期盼着能用我们小小的力量,让更多人愿意深入了解我们的国画,同时能够去探索、去欣赏国画并且喜欢我们国家自己的世界名画。

BPCC中国画系列新作:《富春山居图》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44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