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狂人日记鲁迅为何偏偏选了狂人这个

发布时间:2024/4/18 12:29:21   点击数:

鲁迅先生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段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最为经典的句子之一。

《狂人日记》既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文学研究当中,《狂人日记》被多位学术人士赋予了数种不同的解读。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番。它是一部警世的反讽之作是不言而喻的,文中,鲁迅先生用“自喻”和“他喻”的暗示方法,表达了先生的两种思想,一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反思;二是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的批判。

《狂人日记》运用反讽叙事表达先生的情感

何为反讽克尔凯郭尔认为:“根本意义上的反讽的矛头不是指向这个或那个的单个的存在物。”“反讽”是二十世纪西方诗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是一种“人生状态”,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为“否定性”与“悖论性”。

狂人日记版图

简单来说,反讽就是指此说彼,甚至是正话反说,其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的一种错位关系,即“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与人物、观点、情调、文体等不相契合一致,存在较大反差”。成功的语言错位如一条缝隙,使读者看到隐藏在或荒诞或过于理智的的叙述语言和叙述对象后的真相。

鲁迅先生经常在作品中运用反讽,《狂人日记》尤为典型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位“旗手”,是一位呐喊者,为达到“以文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这一目的,鲁迅先生在作品中采用反讽叙事的方式。将反讽融入小说的结构之中,“把性格志趣相反或者含义相去甚远的情节、场面交织在一起,同步叠现”,能够产生强烈的反讽效果,升华主题,丰富作品意义,“使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产生令人拍案惊奇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效果”。或喜或悲,或冷或热,或抑或扬,或正或反,都统一于一个个简洁洗练的场景或画面,折射双重艺术性能。

药本是治病方剂,但在《药》中,夏瑜以鲜血医治苦难的社会,而华老栓却把先烈的鲜血当成儿子的救命药,这个“药”便充满了反讽意味;如《祝福》,象征明媚与温暖的“祝福”,整个小镇上的人享受新年的舒适与慵懒,与祥林嫂凄凄惶惶,孤单寂寥的悲惨一生形成了鲜明对照。“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然而,有谁在乎祥林嫂这样的社会苦难者呢?

祥林嫂

再如我们所要分析的《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文本布局是极为典型的反讽结构。文本使用第一人称,采取双重叙事观点,即小序中“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矣”已经“病愈”的常人视角与正文的“狂人”视角的对立。

小序先入为主地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日记的叙述者是个“疯子”,“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然而,当我们真正去阅读正文时,会发现所谓“狂人”,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其实有着超前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能够真正的认清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吃人”的部分。这样,小序和正文就构成了一种反讽。

《狂人日记》:鲁迅为何偏偏选了“狂”人?这个“狂”是何意?

塑造“狂人”这一形象,“狂”中体现先生的反思鲁迅先生对于《狂人日记》曾有过两次明确释义。年8月20日,在写给许寿棠的信中,先生第一次提到:“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第二次是在年3月2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时期,都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吃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68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