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中的ldquo第一次rdquo

发布时间:2020/9/30 14:06:25   点击数:

在研究生和以后的科研工作中,你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很多时候学弟学妹会有诸如此类的纳闷疑问:为什么有的人一年中能产生这么多稿子?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厉害,论文写作会如此之快?经过多年的自我锻炼和思考了解,除了这些人是大佬有团队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坚持,积累了不少领域的文献和理论知识,掌握了相关方面的分析方法,吃透了这类文章的“八股式”措辞表达方法,当然也认识了不少科研合作伙伴……但这些能力的锻炼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努力、坚持和信心。

文/落腮胡点经

与其他天子骄子不同,我是个次等生,“次”在我的标签耀眼度不够,我不仅是个农民的孩子,而且第一学历来自一个“二本”高校。但是,“人不要被命安排”,很多事情准备、努力和坚持在于自己手中,生活的轨迹是可以被改变的。

在本科毕业近8年里,我依然在学术研究路上坚持着,走到现在,一路经过了、、清华等国内名校,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当然在博士期间也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全额奖学金出国交流的机会(后因故放弃)。在此期间,我见到不少大佬,也碰见不少青椒,感慨万千。但是,蓦然回首,最让我欣然起兴的事情是,我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篇小C刊,它的完成和刊发让我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今天,主要来讲一下,当年作为一个研究生,我是如何来完成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不是洋洋洒洒的辨析论述,也不再是长篇大论的小说叙事,它是兼顾专业知识、数据分析、创新点和方法论于一体的智慧劳动结晶,这从而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

1、自我动员工作的重要性,涉及到准备工作和思想解放

在进入研究生的第一年,我的时间往往是比较充裕的,当然我是十分反对导师随意安排科研工作,挤占学生学习的自主时间。在后来的研究生活中,我发现个人的学术视野、对多领域知识把握的广度和深度对自己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文写作前,我泡在图书馆阅览甚至研读各个领域或方向的文献,增加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比如我阅读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司治理、资本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文献,让你对经济、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个基本的把握和了解,至少在研究范式方面让你在大脑中形成基本的思维框架。

在选择阅读一篇文献期间,我进行了如下方面操作:第一遍浏览文章基本框架(引言、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启示)、第二遍快速浏览文章、第三遍深度研读文献并做笔记。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在阅览文献过程中我养成了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这个习惯对我后续这么多的科研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到现在我依然保持着这个“优点”。在这里,也许会有人问,“你主要做了哪方面的笔记呢?”,这是个好问题。

在我的笔记中,我经常:(1)摘取作者的重要观点,这类观点往往具有普遍适用性,如“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面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2)收藏核心变量的度量方法,这对以后的写作很有用处,因为当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1981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