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第九章伟大的复兴对话培根

发布时间:2021/6/26 14:05:47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第九章伟大的复兴

——对话培根

引子

天主教的一位教皇曾经说培根是一位“最智慧、最聪明和最卑鄙的人”。客观论之,从政治品行上来看,培根确实存在许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在政治这个特殊的领域,谦谦君子是不可能成就人间大业的。许多人之所以抓住培根的一些行为大加挞伐,说到底是因为培根在人类思想史上享有的历史地位太过独特。很多人嫉妒培根也是不争的事实。评价一位伟人的历史功绩,不能看他与同时代的人有多少共同点,而是要看他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到底有多少、超越的程度有多大。培根虽不能算一位科学家,但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一位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把科学往前推进最为卓越的伟大人物,不少人誉其为“现代亚里士多德”、“大自然的秘书”、“科学教父”并不过分。在17世纪的英国,人们引用培根的著作超过其他所有哲学家的著作。培根文学底蕴深厚,文笔犀利,佳句连篇,其《论说文集》就是笔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的一本书。让我们走近培根。

一、《论说文集》:天下好书

记者:

我这个人,前半辈子在机关呆呆,在新闻单位混混,后半辈子自己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颐养天年。我深知自己没有多大能耐,水平一般,但我不能欺骗自己,我不得不承认,我很清高,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我发自灵魂深处予以佩服的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培根:

什么意思呢?我知道你只佩服马克思一个人。

记者:

不,你也算一个。

培根:

哎哟哟,受不了!这叫太阳不知道从哪边出了。地球人都知道:你说话有个特点,你要挖苦一个人、批判一个人,总要先去把这个人狠狠地夸奖一遍的,然后再来收拾这个人。你的这个特点,我早就注意到了。你想说你不把我当回事直说无妨。

记者:

你太过敏感了吧。我这是真心话。我佩服你无比宽广的知识面,佩服你无比靓丽的文风,佩服你无比深沉的幽默感。你的《论说文集》,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培根:

喔!其实我那本书也多是随笔,想到哪写到那,东一榔头西一棒,百分百本色写作,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没有过多的梳妆打扮。

记者:

或许正是这种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才造就了你这本书的成功与伟大。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在他那本出奇流行的《哲学的故事》中,盛赞你的散文具有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雄健文笔的风采,足与莎士比亚的韵文相媲美,杜兰特盛赞你对精彩比喻的应用可谓炉火纯青,在英国文学中无人能望其项背。他还说,你的《论说文集》肯定属于少数应细嚼慢咽的书。杜兰特还说,人们很难见到这样小的一个盘子里竟然有那么多的肉,而且烹调得那么精细,那么鲜美!

培根:

看来你还真是看过了我写的这本小册子。不过,你如此欣赏我的这本书,是不是因为你也写了一本与这本书差不多的书的缘故吧?

记者:

你这种说法好像不友好吧。不过,我确实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论天下》,原来的名字就是《论说文集》。

培根:

还是“论天下”大气。

记者:

虽然说为了避开模仿之嫌,最终没有用《论说文集》这个名字,但《论天下》的很多写法,确实是参照了你的《论说文集》。

培根:

谢谢你如此看重我的书。你有什么问题,直接提出来吧,我已经做好迎接你提出任何问题的思想准备了。

二、学问与做官

记者:

我内弟的女儿,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一天晚饭期间,这个小家伙突然用一种成人的口吻对我说道:“大姑父,您还真了不起!”我调侃道:“大姑父确实了不起,你看我这头发全白了,了不起吧。”孩子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认识那么多人,还做那么多生意,竟然还有时间写书,一本接一本的,我是说这个了不起……”

培根:

听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如此表扬你,感到很受用吧?

记者:

那倒不是。我只是想不到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竟然能说出如此成人化的语言。

培根:

这个孩子有自己的判断,未来不可限量。不过在我看来,她对你的评价也是比较中肯的。

记者:

孩子语言,不可当真。你玩文章,高山流水,大气滂沱;论做官,飞黄腾达,也是天地枭雄一个。没有人不承认,你是你那个世纪也就是17世纪最具创造力的人物之一。我不能与你比。我此生注定一事无成。我想问你你是如何将做学问与做官结合得如此精妙。

培根:

你是知道的,我爱哲学。人生最好的生活就是拥有随心所欲的私生活。而心无旁骛地从事哲学研究,一门心事地去搞学术,则是最好的私生活。可以说,对我来说,离开哲学,离开学术,我简直无法生活。或许你也同意,一个人,如果缺乏理性的学术生活,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人。

记者:

我同意你这个观点。人不是只知道吃与喝的动物,人与普通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前者有思想,而后者则没有。

培根:

不过……

记者:

不过什么?

培根:

我最看不起的人就是那些为学问而学问的人,这种人就是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迷恋书本,而对世俗的成功不屑一顾,这种人看似高雅得很,其实毫无价值,废品一个。学问是必须搞的,但并不是什么学问都可以搞。在没有价值的学问上耗费太多的时间,简直就是对自己的犯罪。最有价值的学问是对人们世俗成功具有价值的学问。无用的学问是不值得追求的。再说,学问永远不是目的,也不是智慧本身,它永远只是手段。如果学问不能应用于人们的行动和世俗的成功,这种学问就只是毫无价值的摆设而已。最聪明的人是那种最能将这种学问应用于谋取世俗成功的人。

记者:

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

培根:

有什么错吗?

记者:

我看你的观点与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例如你对朋友的看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培根:

无论是官场,还是你热衷其中的商场,都不存在真正的朋友。朋友都只是你实现世俗成功的手段。有用的人才是你的朋友,没有用的人是不值得你视为朋友的。

记者:

如此露骨!

培根:

听说你曾经提出过一个所谓的“三不怕”理论,不妨说来听听。

记者:

我的“三不怕”理论是:“为了自己不怕麻烦朋友,为了朋友不怕麻烦自己,为了朋友不怕麻烦朋友”。

培根:

你的“三不怕理论”与我说的没有什么不同。你只不过不愿意把自己的核心思想说透。不管你说的如何冠冕堂皇,核心都是自己的成功。狐朋狗友再多,酒肉朋友再多,如果对自己的成功没有价值,还不如做个孤家寡人好,当个孤家寡人,轻轻松松地享受人生。

三、有粉一定要往脸蛋上涂

记者:

根据我掌握的资料,我发现你在家里非常简朴,从来不去乱花钱,但一到公开场合,你却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为什么?

培根:

你观察和研究得很细心吗!我是跟拿破仑学的,自我炫耀,无论是炫耀财富,还是炫耀学问,都是一种需要。即便这种自我炫耀在伦理上欠妥,但在政治上或在商业上则是绝对必要的。你这个人在什么场合看起来都像个农民工,穿的衣服永远都是老三篇,别认为这有什么好的。须知,有粉一定要往脸蛋上涂,脸蛋光洁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人要学会利用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实现成功。

记者:

言之有理。你是一位成功人士,从搞学问来讲,你的著作让许多震撼世界的伟大人物都感到震撼,做官都是如此。

培根:

绝对过奖。无非是托了祖上的福吧。

记者:

我最近对生命科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基因起了百分之七十的作用。以你为例吧,你的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个勋爵,在英国伊利莎白王朝的最初二十年,他一直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掌玺大臣。你的外祖父曾经担任过英王爱德华六世的首席教师,你的妈妈不仅是一位语言学家,而且还是为神学家,她可以用希腊语轻松自如地与各位主教们进行交流。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你不成功都不行。

培根: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有话要说了。

记者:

有话直说吧。

培根:

一般来说,叔本华的话是对的,他说父亲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母亲则决定着一个人的智慧。但是对于那些称得上伟大人物的人来说,决定他们成功与否的首要原因则是时代。大时代造就大人物,大人物造就大时代。我所生活其中的英国时代,具体讲就是指伊利莎白时代是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世界的商业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我们的伦敦,我们的军队打败了西班牙,我们的船员征服了美洲。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大发展,斯宾塞的诗歌,锡德尼的散文,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的戏剧,几乎让原本并不起眼的英国文化成为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26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