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见一时ldquo躺平rdqu

发布时间:2021/7/31 13:27:22   点击数: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网上关于年轻人“躺平”现象引发的热议已持续一段时间,在5月30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表演讲俞敏洪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了生活,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董明珠则说,现在已经是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此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发文称,“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三者表达的都是对“躺平”的担忧态度,试图唤醒年轻人“站立”奋斗。

“躺平”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从“丧文化”到“佛系青年”,再到如今的“躺平”,所反映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逃避内卷的裹挟,“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态”,用消极的态度对抗环境对个体的重压,于是走向另一种极端,“躺平”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有人拒绝大城市的升职加薪,回乡找了个糊口的差事舒舒坦坦;有人几次创业失败,等待继承家产;有人很长时间不工作,没钱了就打一段时间零工……“躺平”既有对自己努力不成、求而不得的嘲讽,也有对现实重压的逃避,更多的则是对生活现状的调侃。再者,又有多少人能安安稳稳躺平,还不是第二天老老实实爬起来上班。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道德绑架年轻人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是“躺平”背后的社会心态需要引起重视,更需要警惕“躺平”蔓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躺平”现象非哪国所独有,美国有归巢族,英国有尼特族,日本也面临“低欲望社会”的危机。倘若整个社会弥漫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风气,其危害自然不言而喻。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的当下,“躺平”文化自不是主流,却释放了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30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