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每日论语论语bull述而72

发布时间:2021/8/12 13:19:17   点击数:
每日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两千多年来,《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一个知识体系,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的、大量的、密集的、精炼的,而且是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且含量非常高,随便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什么样子的政治,是一个理想的政治,什么样子的人才会是一个理想的人,简而言之,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什么样子的人生是一个理想的人生。而且这本书还会教会孩子如何进行价值判断,这其实比它的知识体系更加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关于理想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少年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阅读的黄金期。孩子读的书决定了他的见识,也影响着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孩子读《论语》,直接向古圣先贤学习为人处事的智慧,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每日读论语,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大而成就自己入世的事业以至于生命的解脱,小而也能够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烦恼。要想得到人生的大智慧,我们每天都不能忘记读诵《论语》、学习《论语》和运用《论语》。“每日论语”的意义在于提醒每一个人,每天都能从《论语》中吸取人生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即如《论语》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焉!”、“吾日三省吾身”!每天的学习都不间断,一辈子都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论语·述而7.22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行:行走。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论语·述而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公元前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论语·述而7.24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前面几章是讲孔子是如何好学的,而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之道是注重言传身教。弟子们以为夫子之道高深而难以企及,疑惑老师似乎总有某种神方妙诀隐藏不授,所以孔子讲了这样一句话。孔子为万世师表,树立了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楷模。他教育学生的方法,一是靠言传身教,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传授,没有什么隐瞒和保留的;二是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悟。精彩推荐论语?述而7.16-7.17-7.18精彩推荐论语?述而7.19-7.20-7.21

小学到高中教材选编古诗词和初中各册教材选编文言文汇总

分享是美德,点个在看是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31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