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感悟论语中的人生智慧15我们如何

发布时间:2022/5/10 13:42:31   点击数:
白癜风丸价格 http://pf.39.net/bdfyy/zjdy/140223/4342726.html

总第篇

问身边的人,如何看待未来?

很多人会说,眼前是一团迷雾,不知道未来什么样子。

面对这团未知迷雾,有人选择躺平,浑浑噩噩的做着眼前事,每天忙着,但也盲着。

有人选择让自己成为陀螺,把看到的、想到的事都要做好,每天忙着,但也茫着。

面对现在过于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我们需要重新获取如何在社会中持续保持竞争力、如何在社会中寻找自身价值的方法。

罗胖在新年演讲中问到我们一个问题:坚持10年时间等待一项事业的收益,久不久?

当一个项目的分析报告显示,利润要在10年后才会出现,我们是否会选择投入?

如果我们能认定10年后一定可以得到回报,便会投入。

谁愿意在迷雾中行走呢?

有一条清晰的路指向远方,只需踏实前行即可,很多人都会走。

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人能为10年后的收益打包票。

我们是否还愿意选择这条长久的路?

只有愿意选定一条路,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人,才有可能走出眼前的迷雾。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要到岁寒,才知松柏的后调呀!”

本章中,孔子借严冬中的松柏,告诫弟子,在艰难的时刻才会凸显一个人君子的品行。

也只有经历艰苦的环境,才能考验君子的气节,才能感悟人生的真谛。

君子的成长需经历岁寒的考验。

在现今社会,想要走出眼前的迷雾就如同经历岁寒的考验一样。

通过坚持做好一件事的过程,让自己经历岁寒,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明明我们都只有要专注一件事做下去,会收获成功。

为什么真到做的时候,又坚持不了呢?

因为我们经受不了岁寒的考验。

能够将一件事坚持下来,需要接受三个考验:

选定一件事的纠结;

尝试新行动的忐忑;

短期低预期的焦虑。

这三个考验都如岁寒一样难熬。

1

1、选定一件事的纠结

这个时代造成我们忙忙碌碌又不能达到自己心中目标的原因,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成功的机会太多。

我们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各类人的各类成功经验。

我们羡慕他人的社会成就、羡慕他人的自由生活、羡慕他人的一技之长、羡慕他人的理财收入。

我们是否也能看到他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了很久的铺垫和耕耘?

我们只想要那个结果?

还是愿意经历一样的岁寒?

在所有的羡慕中,先不说我们是否能经历一样的持久投入,就算是选定一件事,都很纠结。

在这个月初自己制定月度计划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一列就能列出10多项。

列计划的时候斗志昂扬,但自己怎么可能有时间、有精力都做呢?

一个月的计划都无法聚焦一件事,更何况一年,以及选定一件事做10年呢?

只有选定一件事,我们才有资格去经历岁寒。

每件事都想做,我们也就只能当个生活的看客。

看花园中繁花似锦,永远不知他们如何做到这般娇艳。

2

2、尝试新行动的忐忑

美好的愿景,会在很多新尝试时停滞。

我们害怕新的行动。

行动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能承受自己不够完美而得来的评价。

写作社里的新伙伴跟我分享,Ta很久之前就想坚持写作。

写作能留下美好记录、写作能帮助捋清思路,这些好处Ta都认可,但就是迟迟无法动笔。

不能动笔的原因,是看到写作社里其他小伙伴们的文章,自己觉得差距太大。

做一件事的动力来自所追求的价值。

这份价值中必然会包括别人的正面评价。

但如果把正面评价的要求给得过高,则会让我们迟疑新的行动。

对新行动的忐忑,还来自于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不知道怎么做最精准。

行动的意义在于行动本身。

行动的价值在思考之外。

如果我们已经能够准确的预判到行动后的所有结果,行动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

行动最大的意义就是突破我们的思维认知,拓展我们的思考边界。

先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经历岁寒。

只有经历岁寒,才能看到岁寒后的风景。

3

3、短期低预期的焦虑

做一件事的初始阶段,都会遇到低预期的情况。

我们经常会过高估计自己一天、一个月的能力。

许多持续奔跑,却依旧不能走出迷雾的人,通常是因为坚持不住短期低预期的焦虑,而频繁切换赛道。

也有可能是被一些短期高预期的广告所吸引,把精力、时间和自己的热情放到那些快捷成功的事情中,而跑入漩涡。

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着急着尽早实现预期甚至是超出预期。

但往往有这样想法时,所做的事都坚持不下来。

于是,我提醒自己,是不是自己太着急了?

于是我尝试着把想做的事情,纳入生活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生活,就是一天天的过着就好,不会有太多短期预期。

不管是家人间的感情;

身体锻炼、写作、咨询或是讲座,

还是朋友间的相处,在生活中慢慢滋养、不断提升。

所有的事,都是生活中的一段体验。

焦虑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有。

我很佩服新咏老师,在过去的这些年事业转型中所经历的事。

他告诉我带着问题前行,提醒我把期待的时间放长。

耐住坚持一件事过程中的低预期,也是岁寒。

只有经历这份岁寒,才能形成心中的气节。

对人的包容、温暖,对事的果敢、坚守,这份拨云见日后的内心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能拥有的。

同时,也只有经历内心的苦痛,方能参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于外人看,是在某个艰难时刻,钦佩的君子本身。

于自己看,是只有经历漫长的寒冬,才能拥有的内心风景。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

岁寒三友的美,只有经历岁寒的人才能知晓。

秉烛喃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47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