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清华国学院五大导师的10部好书

发布时间:2023/4/21 11:05:46   点击数:

年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成立,当时亦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因各种原因,在年停办。在短短的四年当中,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的有50余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研究在当时代表了我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教育人才的卓越成就也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的一段佳话。

关于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宗旨和精神,吴宓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宗旨及经过》中明确地指出:“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陈来《清华国学院的使命》

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成立,远在美国的学者杨联陞在《人文社会学院献词》中写道:

清华研究院,五星曾聚并。

梁王陈赵李,大师能互影。

任公倡新民,静庵主特立。

寅恪撰丰碑,史观扬正义。

元任开语学,济之领考古。

后贤几代传,屈指已难数。

……

献词中“梁王陈赵李”指的就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五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

今天小编就分享五位大师的10部好书,走进他们的学问人生。

梁启超

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

——严复

梁任公为吾国革命之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

——胡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梁启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巨大存在。在一段时间,梁启超成为毛泽东尊崇的人物。他不仅学习梁氏的思想,模仿梁氏的文风,还给自己取了“学任”(梁启超号“任公”)的笔名。

著名学者曹聚仁曾说: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有哀时客、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等。年2月23日,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十六岁中举。后接触西学,并拜入康有为门下,学问为之一变。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梁启超追随其左右,执笔《万国公报》、《时务报》,师生齐名,并称“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办《清议报》,主张“斥后保皇”。后创《新民丛报》,以昌明文化、唤醒民众为己任,探索新体小说,提倡“诗界革命”,政治上推崇改良,宣传立宪。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梁启超退出政坛。-年游历欧洲,思想再次发生重大转变,遂全力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其研究涉猎广泛,在史学、哲学、文学、法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年1月19日因病去世,终年56岁。

梁启超笔力强劲,著述宏丰,留下的诸种资料多达两千多万字。年,应吴宓邀请,聘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执教三年有余。此间虽体衰多病,但确是其一生用力最专、治学最勤的时期。他开设的普通演讲有《中国通史》、《儒家哲学》、《读书示例——荀子》、《历史研究法》、《从历史到现实问题》等,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史学研究法、东西交通史。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

未完成却影响深远的名著

讲演出来的一本书

看书如同在听其讲学

一本书读懂年学术史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国12年,是为年。

本书原为年秋至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等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藏有题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清华学校讲义”一册,现存第一至十二讲(第十二讲未完)内容,经过与当时听讲者回忆的对照,应即为梁启超在清华学校的讲义原本。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华学校讲义”本封面

清廷政治一日一日的混乱,威权一日一日的失坠。因亡命客及留学生陡增的结果,新思想运动的中心,移到日本东京,而上海为之转输。其时主要潮流,约有数支:

第一,我自己和我的朋友。继续我们从前的奋斗,鼓吹政治革命,同时“无拣择的”输入外国学说,且力谋中国过去善良思想之复活。

第二,章太炎炳麟。他本是考证学出身,又是浙人,受浙东派黄梨洲、全谢山等影响甚深,专提倡种族革命,同时也想把考证学引到新方向。

第三,严又陵复。他是欧洲留学生出身,本国文学亦优长,专翻译英国功利主义派书籍,成一家之言。

第四,孙逸仙文。他虽不是个学者,但眼光极锐敏,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

以上几个人,各人的性质不同,早年所受教育根柢不同,各自发展他自己个性,始终没有什么合作。要之清末思想界,不能不推他们为重镇。

2.《先秦政治思想史》

新国新民,易世易天下

经历对西方文明怀疑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该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编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文库”

墨家学说对梁启超影响至深,他曾说:“我是心醉墨学的人,所以自己号称‘任公’,又自命为‘兼士’。”

年10月下旬,梁启超往东南大学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11月21日突发心脏病停讲。后将讲稿整理为《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是年梁启超先生淡出政治舞台,致力于学术著述和文化教育事业后,在东南大学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讲义。书中分析了儒、道、墨、法四大政治思想流派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论述了统一、寝兵、教育、生计、乡治、民权等颇具时代意义的话题。反映了梁启超在经历了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怀疑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本书是一部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名作,至今依然是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必读书。

3.《佛学研究十八篇》

第一个校点本

梁启超晚年佛学研究的代表作

从史学的角度出发

对中国佛教的兴衰流变作了扼要的阐述

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包括它吗?我便毫不迟疑答道:“无我,无所。”再省略也可以仅回答两个字:“无我。”因为“我”既“无”,“我所”不消说也无了。

怎样才能理会得这“无我”境界呢?我们为措辞便利起见,可以说有两条路:一是证,二是学。

佛教所说的叫作“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

——梁启超

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了梁启超的佛学文章《梁任公近著》第一辑,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中卷收录了梁启超于年亲自选定的佛学文章十二篇(附录一篇)。年中华书局出版《饮冰室合集》,收梁启超的佛学文章十八篇(附录十篇),后编为单行本刊行《佛学研究十八篇》。年,该书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延伸阅读:

《国学小史》

“史也,史也!”

晚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学,时为学生、后亦成著名学者的姚名达向请教:近自患学问太多,而欲集中精力于一点,此一点为何?梁启超毫不犹豫地回答:“史也,史也!这无疑是金针度人。”

延伸阅读:

《新史学》

为国民著史,为今人著史,“史界革命”之魁首

“史学者,学问之最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心之源泉也。”

”于今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

延伸阅读:

《新大陆游记》

《欧游心影录》

《梁启超论宪法》

《梁启超论中国文学》

《梁启超论中国法制史》

《梁启超论儒家哲学》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梁启超论前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论诸子百家》

王国维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适

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谥忠悫。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少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涉广览,十五岁中秀才。年,入罗振玉所办东文学社,学习日文、英文、数理等,开始系统涉入西方文化。年,赴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次年因病回国。此后大量编译、引介西方思想,对康德、尼采、叔本华哲学颇有所得,在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也均有开拓,同时探讨中国古典学术,开启了“兼通世界之学术”的“独学”阶段。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4.《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红楼梦评论》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

《人间词话》代表着王国维在词学研究的学术成就

《宋元戏曲考》则代表了王国维戏曲研究的最高成就

1.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

2.“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3.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4.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

本书收录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即《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并附录其他文章14篇。

《红楼梦评论》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同时也代表着《红楼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将西方的哲学理论与中国的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显露出作者独特的学术个性。

《人间词话》代表着王国维在词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也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奠基之作,已成为词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书目。

《宋元戏曲考》则代表了王国维戏曲研究的最高成就,是王国维数年戏曲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影响颇大。在该书中,王国维对戏曲从萌芽到宋元时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重点在对元代戏曲的评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对后世戏曲及文学艺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寅恪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傅斯年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

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吴宓

陈寅恪,字鹤寿,祖籍江西修水,年7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官拜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为清末进士、诗文名家。受家学熏陶,陈寅恪自幼即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并接受了现代教育,眼界扩及东洋、西洋。年留学日本。年,考取官费留学,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等校求学。年回国,应清华之聘,担任国学院导师。

陈寅恪通晓十几种语言,如日语、英语、法语、德语、满语、藏语、蒙古语、波斯语、突厥语、拉丁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梵文、巴利文,西夏文等,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敦煌学,古文字、佛教经典等,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蒙古源流注》、《柳如是别传》、《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5.《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代表作

了解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读书

也是初学读史者的入门书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

李唐传世将三百年,而杨隋享国为日至短,两朝之典章制度傅授因袭几无不同,故可视为一体,并举合论,此不待烦言而解者。独其典章制度之资料今日得以依据以讨论者,仅传世之旧籍。而其文颇多重复,近岁虽有新出遗文,足资补证,然其关系,重要者实亦至少。故欲为详确创获之研究甚非易事。

夫隋唐两朝为吾国中古极盛之世,其文物制度流传广播,北逾大汉,南暨交趾,东至日本,西极中亚,而迄鲜能论其渊源流变之专书,则吾国史学之缺憾也。兹综合旧籍所载及新出遗文之有关隋唐两朝制度者,分析其因子,推论其源流,成此一书,聊供初学之参考,匪敢言能补正前贤之阙失也。

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粱、陈,三曰(西)魏、周。

6.《元白诗笺证稿》

开启“以诗证史,亦诗亦史”的研究风尚,

堪称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本书旨在通过对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叙事诗的考证,阐发唐代政治史。作者认为中国诗包含时间、人事、地理三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将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将同一时代人物

关系和地域连贯起来,则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纪载之不足。本书即利用中国古诗的特点来研究历史,同时又以史家的眼光来的拓展文学的视界,开启了“以诗证史,亦诗亦史”的研究风尚,堪称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赵元任

赵元任可以称为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我学语言学是跟他学的,我后来到法国去,也是受他的影响.

——王力

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

——陈原

一是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他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吕叔湘

赵元任,字宜仲,祖籍江苏常州(今武进),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年11月3日,出生于天津。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学习英语、德语、音乐。年,考取清华学堂的前身——游美学务处招考的庚款第二批游美官费生,当年入读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年,发起“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向国内介绍世界各国科学的新成果、新学说,同年考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修读哲学,选修音乐。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后旅行奖学金,到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游学。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学讲师。年回国,在清华学校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教师。期间,罗素来华讲学,赵元任随行翻译。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担任哈佛大学哲学系、中文系讲师。年,升任哈佛大学中文系教授,后赴欧洲研究语言学。

年,受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开设的普通演讲有《方言学》、《普通语言学》、《音韵练习》,专题指导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乐谱乐调,中国现代方言。年起,历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哈佛燕京学社《汉英大辞典》编辑、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学系中国语言讲师、美国海外语言特训班中文主任。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密歇根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年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至年2月25日病逝。赵元任博学多才,通晓多种外语,掌握33种汉语方言,撰写了《现代吴语的研究》、《国语新诗韵》、《中国语字典》、《粤语入门》、《中国语语法之研究》、《中国话的文法》等中英文著作,录制了大量语言唱片,并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西洋镜歌》、《老天爷》等乐曲。

7.《现代吴语的研究》

中国首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

本书分为吴音和吴语两部分,此书体例完整,脉络清晰,论述有理有据,简明有序,其中包含大量的调查表格,包含极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赵元任主持的吴语方言调查是中国现代方言调查的开先河者,其草创之艰难不仅体现为交通、器械等条件之匮乏,更暗藏着社会环境之困难。他的理想是做全国范围的方言调查,但是:

"一个全国的方言调查不是个把人一年工夫或一个人年把工夫可以做得完的。……这大半因为有几种必需的条件还不能实现。第一,要有永久性的组织跟经费……第二,要有相当训练的工作者。……假如承便到各处走走听听记记,那所得的东西的倡值一定等于零或小于零,因为多错误的记载还不如没有记载。第三,要国内太平,不然最值得调查的区域往往不能去调查。"

想想上世纪20年代中晚期的国内局势,就完全可以明白他有多无奈。

延伸阅读:

《AGrammarofSpoken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年纪念版)

赵元任先生结合多年汉语教学研究经验,撰写的一部英文著作,着重研究中国话的词法和句法,其方法谨严、系统分明,颇多创见,是重要的汉语语法著作之一。

延伸阅读:

《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文库)

本书是赵元任教授的演讲记录。全书十六讲,系统地讲述了语言学以及与语言学有关的各项基本问题,是作者的重要著作之一。

延伸阅读:

《汉语口语语法》

延伸阅读:

《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

8.《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

赵元任摄;赵新那黄家林整理

一部独一无二的百年时代记录

百年间,千幅照,

一个知识分子镜头下的时代变迁与学术人生

赵元任先生身上有一个同时代其他学术大师少有的爱好:摄影。他一生拍摄了余幅照片,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而生动的影像。

年,赵元任刚上康奈尔大学不久,就用奖学金跟同学合伙买了架照相机,很快就迷上了摄影。赵元任虽不是专业摄影师,但他十分爱用照片记录下自己的学术与家庭生活,一生中拍下照片无数,直到去世前不久,由于手抖无法摄影才罢休。

收录在“赵元任影记”中的私藏共有万余幅,最早的照片拍摄于年,最晚的照片拍摄于年代,绝大部分都由赵元任亲自掌镜拍摄,他用这万余幅照片,给自己、为后人留下了一场长达80余年的“人生直播”。

赵元任先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及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录——他是一位自拍达人,以拍照的方式,保留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多达万余张的影像资料。这些照片一方面记录下赵元任先生治学的一生,一方面也为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生动的视觉记录。近百年,灿若星河的现代学人群像,在他的镜头下,在他的相册里,宛在眼前,触手可及。

9.《赵元任早年自传》

元任先生的一本小书,记述他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不作总结,不讲感悟,纯是生活的实录,又常常夹以有趣的故事和俏皮话,读来妙趣横生。

8月19日我在南京的时候,胡敦复、胡明复和胡适告诉我,梁启超和张东荪领导的进步党,请我做罗素的翻译,他很快就要到中国来演讲。我也愿意见见这位学者,给他做翻译,他的书对我在哈佛的工作有很大影响。

我在日记里头说,罗素跟我在照片里头看到的非常像,只是比我想象的更高些,更壮些,风度也更优雅些。我们在哈佛有共同的朋友,所以很容易就熟起来了。

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和招待会,第二天在吴淞也是一样。陪着罗素的多拉勃拉克(DoraBlack)也讲了话。我得翻译欢迎辞和罗素与勃拉克的讲话,一般是讲一段翻一段。我发现客套话翻译起来很难,后来翻译演讲倒是相对容易些,尤其是我能看到演讲大纲的时候。

11月5日这天,进步党党首梁启超来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著名的学者和名人,20世纪初年的时候儿,他办的《新民丛报》每期我们都翘首以待。

罗素虽然思想很激烈,可是在日常生活习惯——包括文字习惯——里头,他完全是一副体面的英国绅士派头。在没有暖气的大礼堂里演讲,他总是坚持要脱去外套。结果发着高烧回到北京,医院,狄勃大夫给他看病。

延伸阅读:

《赵元任年谱》

年清华国学院部分教师,坐者右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李济(李光谟供图)

写作《安阳》时的李济,是在把他毕生关怀的安阳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来写的,也是倾其毕生的心智写成的。文字笔调上的净化,更体现了他人格的升华。

——李光谟

就中国考古学说来,我们仍旧生活在李济的时代。

——张光直

李济,字受之,又字济之,年7月12日出生于湖北钟祥郢中镇。年,考入清华学校,年毕业,赴美留学,入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年,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获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南开大学人文学、社会学教授,开始从事田野考古。年,加入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弗利尔艺术馆中国考古发掘队。

年,受聘为清华国学院人类学讲师,开设普通演讲《人文学》、《普通人类学》、《人体测验》、《考古学》,专题指导的学科为中国人种考。年,发掘河东道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中国考古学史上首次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年初,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此后十年,主持发掘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将中国有实证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并塑造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的雏形,造就出中国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后迁居台湾。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任系主任。-年,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年8月1日,病逝于台北。主要著作有《新郑的骨》、《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等。

10.《安阳》

一本介绍现代中国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状况的入门指导书

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又比较易懂、论述和史料兼备的书

我国的“考古学之父”李济在79岁高龄时撰写的

其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

李济以亲身的经历对安阳十五次发掘这项浩大工程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作了详尽叙述:对有关的历次田野发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采用方法的改进乃至整个考古组的历程作了清楚叨晰的介绍;对十五次发掘的收获和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的回麟和总结;这些都是这本书的重要特点。

《安阳》一书一共分为十五章,前三章从甲骨文在晚清时期的发现及一些中外收藏夹的研究(代表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和近代考古学、地质学及古生物学等田野工作方法的输入中国这两方面谈起,把现代中国考古学所由以形成的两条脉络做了扼要的介绍,阐明的现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绝非偶然。

第四至八章的内容是关于李济亲自领导和参加的史语所近五十年间安阳发掘的田野工作、出土物的整理保管和几次迁徙、室内研宄的开展和研完成果的出版等方面的叙述。在这几章里,李济用的不是写科学报告的方式,而是以第一人称来谈工作的经历。他从一个亲历者和领导人的角度出发,对20年代末直至70年代中期这几十年内考古组工作的种种方面(主要是殷墟的发掘和研究)的成绩和胜利、失败和不足,作了详细介绍。李济作为一个认真严肃的科学家,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是很忠实,很感人的。

策九至十五章分别从安阳发掘与中国上古史和古史传说的关系的角度,以及截至70早代中期的研完成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殷墟的建筑遗存,经济生活,殷代的装饰艺术。谱系、贞人以及亲族关系的一些方面,祖先崇拜和对其他神祗崇拜的问题。最后还有一章关于殷商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延伸阅读:

《李济传(全新修订本)》

“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唯一翔实传记。著名历史学者许倬云作序推荐。以群像写一人传记,以一人生平讲述一代学人心史,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踏查;口述回忆,通过图文互现。以考古学之精审格致,饱蘸历史之温情笔墨,发掘一代学人之风骨样貌。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

李光谟对其父亲的一生的追忆

李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

也是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考古学者

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

end

每日一书

《塔西佗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62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