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建立孩子自尊水平体系的重要性
今天选择了一本很边缘的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所罗门的书籍。这本书的奇异的观点强烈吸引了我。
这是一本研究人类驱动力的心理学书籍。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解释,比如阿德勒说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源于自卑。而这本书的作者从事了三十多年这方面的研究,做了五百多个心理学实验,证明:我们种种行为的动机是——怕死。
震惊我的不是这本书里面对于人类行为驱动力的奇异和开放式的思维,而是下面这句话:人们用自尊来维系行为的驱动力。自尊是坚毅的源泉,是你认真积极活下去的驱动力。自尊是你能够参与有意义的领域里的事情,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参与者。那么,自尊缺乏的人会怎样?
毁掉一个人的自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体或者群体对其文化价值观失去信仰。比如清朝时候,有些民众因为鞭子被剪掉了,选择自杀。另一种是:社会角色被主流文化否定。比如梵高,当时他的画一直卖不出去,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就会导致他的自尊水平下降。
有时候人们对于自尊的需求会超过对于成功的欲望。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尊,可以选择不成功。为什么呢?他给自己设置特别多的障碍。比如:我之所以干不了,是因为我不想干。或者: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不好,所以我干不了。当一个人自尊水平不高,他做什么事情都举步维艰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能面对全力以赴,万一失败了的结局。这个时候对于自尊的需要就会超过对于成功的欲望。他会给成功制造各种障碍,以便万一失败的时候当做冠冕堂皇的借口。
学校学生中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我们会经常听到某个学生说:我这次当然考不好啦,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复习。或者:我英语当然考不好,因为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或者:我昨晚一夜没有睡,和小伙伴玩游戏呢,都没有背单词,测试得了D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有的大学生不能完成论文,他就会说:你看,这门课程我逃了一半的课,笔记也懒得做,所以最后的论文我也不想写。
这些话恐怕作为老师的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不过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头皮发麻,后背冷汗直冒……因为,我自己平时工作过程中就经常是这样对待未成年人的。
我也经常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会说:你很聪明,可惜就是不好好学习。你很有天赋,可是你不花时间在背诵这件事情上面。我是觉得给孩子一个激励,让他明白: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非常的可惜。殊不知我们就掉入了教育最大的误区里面,那就是:我在渐渐摧毁他们的自尊水平。也许我无意识的让他们觉得:我只要不努力,那么我的成绩差,就是理所当然的,我就至少还有面子,因为我聪明,我只是不学罢了,如果我学习的话,我也未必会差。而这部分自尊水平不足的学生,他可能就会日复一日陷入游戏啊、课外书啊、谈恋爱啊、打闹啊,叛逆啊的行列里面去,因为他想要维系一个他只是不努力的表象。他宁愿成绩乱七八糟,也不愿意去努力。而反过来再因为不努力,各方面越来越差,自尊水平就会越来越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
那么一个人的的自尊水平不够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暴躁、敌对行为、叛逆、酗酒、滥用药物、青春期抽烟、危险的性行为、自杀、饮食失调、自残、嗜毒成瘾、强迫性购物、行骗等等都在其中。这都是一个人的自尊状况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后果。
他的来源一般会是:父母在他的小时候对他的管教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童年受到伤害,比如家暴或者性侵害。
实际上,有的时候,老师的不当教育方式,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书中描述,他们自尊出现问题后,选择的应对方式可能是:1.突然信教。2.大量反叛行为(比如沉迷游戏寻找游戏里面虚拟的高自尊水平。情绪很容易失控,容易有暴力行为。……)
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在大约11岁的时候就大体建立。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建立好,那么在大约13岁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良行为。也就是我们俗称为的青春期叛逆行为。这是缺乏自尊的惨痛结果。所以,并非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有青春期叛逆,这决定于孩子体内自尊水平的高低。
获得自尊的第一个方法:1.多样化的自我观念,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君子不弃。
孩子为何被逼的自尊水平很低?因为他的父母认为,对于他而言,学习是最重要的事,别的什么事情再好也不好涉猎,或者暂时不让涉猎。当下最重要的是学习。你成绩上去没有,你考级考过了没有,这个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当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单向度的人,整天只知道向孩子要成绩,要文凭,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因此失去自尊水平。而孩子的自尊水平低,导致他在学校宁愿游手好闲,也不愿意做点正事,学点本领。
那么如何应对。得让自尊水平低的人意识到,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读书的意义仅仅是考几分,考上哪所大学,那么考不好就会很痛苦,或者实际上有些孩子已经考很好了,但是孩子和父母都还是不满意,也会渐渐失去初衷,让自己远离自尊,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成绩好的孩子,他还是会作弊,会选择用极端的方法获取成绩。而有部分孩子考上很好的大学却在大学里面游手好闲,甚至也有出现自残行为的。这还是因为自尊不够,安全不够,幸福感不够的原因。
那么既然成绩不能定位为自己的学习的意义,什么才可以让自己获得足够自尊呢?
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这个看起来显得很抽象很遥远,但这是解决自尊水平不足的唯一方法。当我们希望自己有价值,就会渴望学习,渴望学习,就会乐意接受这过程的辛苦和漫长,因为他会老觉得自己本领还不够,内在的动力觉得自己需要孜孜以求,就会有坚强的意志力让自己可以坚持下去,这种时候,所谓的意志力,恒心,耐心,细心等等这些品质才会自然呈现,因为他需要这些品质来保障他获得价值感。这时候,对于学习成绩的追求和各种努力,就会变成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和手段,才不会显得很痛苦,这才是学习路上持续的动力能源。一旦他发现自己在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本领,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不容易仅仅因为成绩不如别人就失去努力的方向,他会觉得每天的努力,不是一定得和谁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孩子意识到这点,才会不管学的怎样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积极乐意投入去学,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也就不会因为万一中考考高失利,就会对人生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因为他会明白,这只不过是暂时遇到的困难,实现人生价值路上的某一个坎而已,只要自己不断在努力,在用功学习,将来还是有很多的机会途径都可以达到成功和幸福。这就是我平时经常和学生说的那句话: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他得明白他是为了他自己在努力,在学习。
另外,树立自己的社会角色观。比如,我是儿子,是女儿,将来还是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父母。他身上有很多角色的时候,自尊体系会很稳定。他会容易被支撑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个单向的评价体系,比如工作后就是拼,谁赚的多,谁开什么样的车,谁买得房子大,就会很容易陷入痛苦和迷茫。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我买房子就好了,就会幸福了,我买车子就好了,就会幸福了,但是当这一切都成功的时候,你却并没有得到心灵的满足感和足够的幸福感。所以,不要让自己的比较维度太单一。
同学们,现在是否理解了,从价值观的角度,才能真的解决问题了呢?所以总之,如果现在价值体系不够完善的,得帮助他完善甚至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这样才能消除他的生存孤独感。这是存在主义治疗方法的基石。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尊严,就是前面讲的赋予他社会角色,当他可以感受到自己多样化的社会角色的时候,他才能把自尊的这个盾牌建立起来。
总之,一个是对于社会的信念,一个是对于自己的信念。这两个东西可以给你的一生保驾护航,让你不至于被学习的压力击溃。我觉得这个观点真的很新颖,这居然是我们寻觅知识的秘钥。
社会价值的认同,自尊体系的建立,这就是今天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够知道的。
当然,我想,我欠所有我教过的学生一个真诚的道歉,也欠我儿子一个道歉。对不起!误人子弟多年啊!
我们不是永生不死的,但因此生命才显得更加可贵和值得珍惜,这也可以让我们的一生变得庄严,让我们不断丰盈自己的内心,给我们默默努力的勇气,让我们对别人充满怜悯,也让我们对人类的未来表示关心。我们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感,才让我们面对学习的压力的时候,会很容易变成动力,我们必须追求永久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人生的意义和社会价值观社会交际,精神内涵,信仰,个人成就与自然合一等这些交集在一起,我们还要采纳正确的文化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必须既可以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明确道路,又可以容忍不确定性,和不同信仰的存在。
我们生而为人,而非猫狗,这已经是多么难能可贵!著名的心理学家邓晓芒有一个很新颖的观点,他认为,人就是可以自欺的动物,自我意识本身就是自欺的结构。他这里所说的自欺实际上也就是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所以,同学们,记住一句话:我若盛开,蝴蝶自来;我如果是一堆狗屎,那么吸引的也不过就是苍蝇了。
在盛放的年纪,选择努力汲取营养,认真学习,让自己在阳光里自由盛放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