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新时期ldquo新基础教育rdqu

发布时间:2021/3/11 11:50:29   点击数:

编者按

此文是根据中国“新基础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叶澜教授,于年5月12日下午,在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第十次会议上的报告整理而成,以飨读者。本文已经叶澜教授本人审阅修订。

时间:

.5.12(周六)下午13:00-15:30

地点: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参与者:

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成员,余人

叶老师(开场白):

今天上午,大家说了无数“感谢”,令人感动。我心中也一直有个“感谢”:“新基础教育”做到今天,是大家团队共同努力,靠一个人走不到今天,所以我十分珍惜和大家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大家一起奋斗,包括前面参与的和现在满怀热情投入做的。是我们共同夯实了“新基础教育”这片大地,是我们共同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新基础教育”一片蓝天!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在心里永远记住这样的日子,永远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的相扶、相持,同奋斗、共喜悦!这样的生命历程,对于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我没有想到,会在生命中遇到这么多真心实意在乎教育,在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乎每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好校长、好老师,还有我们教育研究团队中的好同事。我在开场白第一要讲的就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样一段日子带来的幸福、力量和可能在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种。

许许多多具体、真实的变化,让我们看到新基础的昨天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也看到新基础的今天。上午两所学校是第一批“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的出色代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上海市闵行区第四中学屠红伟校长的报告,让我们看到通过五年奋斗走到哪里了,正在如何为明天继续奋斗。

今天我的报告先简要回顾、总结“昨天”,重点放在我们已经走到哪里,在什么意义上“再出发”。“再出发”说明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经走了20多年后,思考如何继续前行。漫长的行进总是越到后面越难走,但是也可能越走越接近光明,越走越能带来内在力量和外在成长,包括学校的成长和每个人的成长。

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谈。

第一,简要解读“新时期”与“再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期”?为什么要“再出发”?对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和新基础达到的状态作出相对理性和清晰的分析,这是继续前行所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

第二,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研究。这是大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09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