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生最大的遗憾评李非电影两只老虎

发布时间:2020/7/31 10:53:57   点击数:

人生最大的遗憾

——评李非电影《两只老虎》

人生总有遗憾

人生总是存在各种遗憾。就像那首童谣所唱的那样:“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两只老虎跑得都很快,但各有各的缺陷。影片中的两个人物也是如此:一个是所谓的成功人士,家财万贯,万众瞩目,但是,他也有过不去的坎,甚至想以跳楼自杀了结。一个则一无所有,且遭遇失恋,所以他想用前女友送给他的高尔夫球杆来挣得自己的一百万,铤而走险,绑架富翁。前者叫张成功,后者叫余凯旋。他们两人的处境正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愿望不能实现的悲剧,一种是愿望实现了的悲剧。

张成功与余凯旋

电影《两只老虎》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这两种悲剧结合到一起了,这两个人还构成了一个共生关系。张成功想去死,余凯旋想要钱,两个人凑到了一块,结果,张成功没有死成,倒是帮余凯旋实现了要钱的愿望,当然,他最后要没要是他自己的事。两个人似乎都开悟了,不把钱当回事了。可这恐怕只是一种理想,或者是一种幻想,人生在世,还是离不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钱还是有它的用场。

爱情说不清楚

情节的合理与不合理、可信与不可信,这些我们先不去管它了,先按照它的设定走。张成功答应给余凯旋二百万,但需要余凯旋帮自己办三件事。余凯旋照着所吩咐的认真办了,而且还捎带着办了自己的一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爱情、友情与亲情,而余凯旋的事则涉及少年的创伤与屈辱。

爱情的话语总是颠三倒四

爱情是一个很扑朔迷离的话题。爱情中的谁是谁非也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个人可能当时都糊里糊涂,事后又如何能够弄明白呢?张成功托余凯旋办的第一件事注定是不能成功的,也就是说:他得不到真相——得不到女演员周原的真心话。不过,这个询问本身代表一种愿望,它倒有可能激发被询问人周原的一个新的行动。所以,第一次她回答的是一段愤激之词,而最后她给余凯旋说的却完全是另一番话了。这说明,人始终存在着两种可能性,这样与那样,特别是在爱情中。不同的言辞代表不同的态度,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张成功的确有点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知工作挣钱,不顾所爱之人的感受,但他询问对方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后悔了。不妨再给他一个机会。

余凯旋与周原

借钱考验友情

友情则是需要经受考验的。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在张成功遭别人欺负的时候,范志刚奋不顾身来相助,证明了他的友谊。而范志刚患病需要元医疗费之际,张成功却担心他还不上,没有答应。我们的人际关系常常是一种投资。如果一种投资,估计没有多少效益,甚至收不回来本钱时,我们是不大愿意的。出力还可以,出钱则会心疼。借钱对人对己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够不假思索借钱给人的人要不是傻瓜,就是真朋友。范志刚因没有及时做手术而眼睛失明了,开了一个盲人按摩店维持生计。张成功因此而深感内疚,总想通过某种方式去弥补。

只有相信,就是真的吗?

在余凯旋的帮助下,他假扮助理亲自登门,想以投资一千家按摩店的方式支持老战友,却被心知肚明的范志刚识破,以一声“怕还不起”婉言谢绝了,同时,也说了一句让张成功也得安慰的话:“眼瞎了也挺好的,心里永远是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如果张成功第一次不借是心疼钱的话,这第二次的主动投资则是一种矫情了。借与不借都要出自真心,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故作姿态。“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言》19:17)“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路加福音》6:35)

亲情是珍贵提醒

让余凯旋到悬崖边念信是张成功表达亲情的一种方式,也是悲悼自己的初恋与青春。那是他的寻根,那里有山清水秀,那里有逝去的父亲和初恋的情人,那也是他努力摆脱的过去。他的父亲是在那个悬崖边跳下去的。关于他父亲,影片没有太多交待,只说他是留学归来的,带给他一个八音盒,它所播放的歌曲就是《两只老虎》。那个年代,留学归来人员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只要看看老舍、傅雷等人的结局就可以了。父亲的愿望是让他走向远方。他确实走向了远方,但这不一定是父亲愿望中的远方。

余凯旋与张成功

其实,父亲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八音盒中音乐所表达的,那就是留住童真。《两只老虎》是一首享誉全球的儿童歌曲,其实,它最早是一首法国民歌《雅克教士》,歌词提醒雅克教士要好好睡觉,不要错过了教堂清晨的钟声。张成功在为成功所做的所有拼搏中,早把这些忘到九霄云外了,经过余凯旋绑架这一番折腾之后,他才仿佛找到了一丝童年的感觉。最后,他们在发动汽车时,从八音盒中听到了这首久违的歌。

已经破产了

创伤需要治愈

被同学史剑打耳光一事是余凯旋少年的创伤。这也是一个常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痛苦,也许会被淡忘,也许会被加强。人都需要成长。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人人都有罪性,人人都需要悔改。史剑在后来的被挨打中终于记起了自己少年时犯下的罪过,表示了悔改。这是他的幸运。可能更多人忘记了做过的一切,有些人还可能变本加厉。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可是,谁又能够说自己是一个绝对的好人呢?

少年时的创伤

什么是最大遗憾?

人生总是存在遗憾的,可真正的遗憾不在于没有将爱情进行到底,或者没有赚到足够的金钱财富,或者没有显身扬名光宗耀祖,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没有实现真正的意义。我们都太“我”字当头,我的愿望、我的梦想、我的目标、我的追求。其实,我并不知道我,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什么。此一语道破天机:“你不是不相信别人,你只是不相信自己。”这句话是无可奈何:“人生就是一个字,能过则过。”这句话则是自欺欺人:“只要相信,就是真的。”一切关于我的设定、设计都是盲目的、空虚的,因为我不是我的设计者与创造者。这部电影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它就像八音盒中的音乐一样,是一个提醒:你的人生在沉睡中,教堂的钟声才启示出真正的意义。

不要高估自己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篇》73:25-26)

石博士特别分享

《电影哲理分析》

作品简介:

现在的人对电影的欣赏比较重视感官享受,而不太思考其中内含,这是一本让人安静下来细细品味电影、认真思考人生的书。它包含了对近年来上映的38部中外优秀电影(包括1部电视连续剧)的评论文章,所论及的有奥斯卡获奖影片,也有电影新人的佳作;有天马行空的幻想,也有似水流年的演绎。与其他影评不同的是:这里的文章不涉及明星隐私八卦,不议论编导个人是非,只就剧情本身作哲理分析。在作者看来,电影艺术家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所反映的都是人生,都是人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看电影是在别人的生活中过自己的瘾;写影评是讲别人的故事,论自己的人生。或许,在这些丝丝入扣娓娓道来的分析中,您会看到情感的本质,发现矛盾的症结,找到解决的出路。您可能会不以为然甚至大为光火,也可能会怦然心动乃至拍案叫绝,但只要能引起您对电影与生活的深思,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附录中收集了几篇评论作者影评的文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

此书原价45元,现为大家提供优惠价30元一本,并附带作者亲笔签名及圣经金句,非边远地区邮费10元。

联系添加

请备注“购书”

****************************

更多精彩内容

代自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一)

代自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二)

代自序: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三)

听“论语遇上圣经”有感

《论语》新得:从小人到君子

石衡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192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