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浅谈认知,东北王张作霖开挂人生启示
刚读完《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北洋军阀(奉系)》,有一点意思,老张的人生在大部分人眼里已经很耀眼,北洋军阀时期三大军阀之一,东三省霸主;为何无法更进一步,老张的认知决定了他只能止步于此,以此浅谈认知。
先聊聊北洋军阀是个啥?
在清朝灭亡之后,“宁汉合流”之前,中国实际的掌权者非“北洋军阀”莫属。北洋军阀并非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创建所形成的“北洋新军”体系。从这时起,以袁世凯为中心,出生于北洋新军体系的军人逐个进入政坛,形成了以段祺瑞和徐树铮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严格意义上,张作霖的奉系军阀跟北洋军阀不沾边,张作霖为了能够混进北洋军阀体系捞得更多利益,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了北洋军阀体系,成为了袁世凯不得不争取和妥协的军事力量,这里面的纠葛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聊聊张作霖如何从一个小混混成为统管东三省的“东北王”?
张作霖,字雨亭,年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北小洼村,十四五岁因赌博欠债,害怕被赌场仇人追杀离家出走,被迫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后来取了原配赵春桂,因为当时东北土匪横行,给岳父等乡绅土豪提供安保,拉乡勇组建保安团,开始走上私人军队的道路,历经在八角台完成政府招安,凭借老辣的为人处世,巴结赵尔巽,剿除杜立三,完成了从草莽绿林到第二十七师师长的转变。通过结拜兄弟,在各种势力中运筹帷幄,见机行事,大捞利益和政治资本,不断壮大自己在东三省的影响力,年手握东三省军政大权;张作霖统一东三省军政大权之后将目光投向了关内,经历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失败,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后达到了权利巅峰,成为北洋军阀陆海军大元帅。最后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中节节败退,因拒绝日本人分裂中国的条件,在回奉天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死,享年53岁。
张学良晚年口述评价了诸多历史将领和人物,评论最准和精确的是他父亲张作霖:有雄才,无大略;我来看,张作霖能够从一个只读过3个月私塾的小混混,在清末民初,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的凶险环境中,经过自己的努力,抓住命运的每一次机会,成为统治东三省的霸主已然了不起。但张作霖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来自于认知,接下来从张作霖的人生浅谈认知。
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这是概念解释,云里雾里,我用简单的方式解释,我们常常听到这句话“每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的钱”,比如说开个奶茶店,认知低的人只懂得,随意找个地方,开个店;认知中等的人知道要选个好地段,装修好看些,搞点促销;认知高的人会思考局,明白从品牌经营的维度做好设计、产品、选址、营销、运营等工作。结果可想而知,认知高的人,成功的概率会比认知低的人高,因为其维度可以看到认知低的人看不到的盲点。
为啥说认知是张作霖的局限性?
张作霖小时候看着父亲张有财因欠赌债被仇家报复不幸丧命,而后躲债远走他乡,经历了社会的苦难后靠灵活的脑袋和运势,敢打敢闯的作风,抓住了一次次机会成为东北王,童年的成长经历一方面让其一生中充斥着生存危机感,因而得势之后极力维护自己构建的奉系利益集团,这点可以从其为了从袁世凯获得军饷,前期支持共和,袁世凯称帝,附和其称帝,袁世凯倒台后,又支持共和,其立场的变化只是为了得到实实在在的金钱和政治利益;另外一方面其草莽出生的环境背景使其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来自于跟其类似的绿林好汉,而当时饱读诗书的冯国璋、段祺瑞之类虽表面上对张作霖毕恭毕敬,实则内心对这个草根鄙夷已久,张作霖的朋友圈也决定了其在思想上无法脱离自我利益,而上升到拯救中华民族的利益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人的认知会受到成长环境、思想深度和朋友圈子的影响,这也就造就了张作霖只能以利益和江湖义气为纽带称霸一方的局限性,可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就容易土崩瓦解,从张作霖与结拜兄弟冯德麟、汤玉麟因为利益、情义的恩恩怨怨便可知其内核。而国民党军至少有“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的思想感召力,收割了奉系军阀,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本质上这是高维度认知对低纬度认知的收割,而奉系军阀的失败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END-深哥,一个有一点深度的大叔!玩期货爱美人......
有野心爱折腾......
取悦己不问世......
走江湖行仗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