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德育论坛回声丨裴娣娜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1/4/8 22:46:28   点击数:

德育是社会问题,是人生问题,是人格问题,是影响一代人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的根和魂。学习习总书记办好思政课强基铸魂的指示,我深感震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已有的研究,我尝试从实践的视角,探讨学校德育课程的重构问题,与各位共同聚焦新时代德育模式的创新。

立足于国家德育课程的重构,我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一、讨论德育课程重构的三个基本判断

(1)德育课程建设发展阶段特征

德育课程建设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便根据实际,开设“社会工作”“生产劳动”课程。建国以后的70年间,经历了三个阶段。50-70年代,许多人批判当时德育课程的政治化和社会化倾向。80年代初,德育课程慢慢恢复并开始反思,与政治保持张力。90年代,小学社会科试验,北师大主体教育及实验、叶澜新基础教育及实验、吴康宁教育社会学研究等,在德育研究上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三个关键词:主体、实践活动、合作影响深远。进入21世纪以后,德育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12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