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李诞ldquo我的成功,正因我的浅薄

发布时间:2021/4/20 23:33:16   点击数: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01

奇葩说第六季,李诞总算惊艳了众人一把。

“奇葩星球美术馆着火了,名画和猫只能救一个,你会救哪一个?”

先来看看前面几位的论点:

詹青云首先出击,把名画的价值落脚于文物保护:

这个点被李诞一方的许吉如化解了,许吉如说:

“如果你是那只猫呢?”

你就是那只凄惨呼喊着、逐渐被火焰吞噬的猫,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但最后却被放弃了。

观众开始摇摆,但黄执中反应迅速,他说:

“如果你是那副画呢?”

“在这个场景里面,猫不是最弱的,那幅画才是最弱的。那幅画不会呼嚎,那幅画不会求救,那幅画不会移动,那幅画不会喊救命。”

观众再次感同身受,黄执中于是乘胜追击:

选择救画,不救猫,不是因为冷血,是因为随着你对世界的认知感,你听到的哭声越遥远。

在和许吉如的开杠环节中,黄执中更是直言:

“你们不选择救画,是因为你们还没到达这个境界,你们还听不到远方的哭声。”

一位社会精英,高级知识分子,赤裸裸明晃晃的告诉你:你就是水平不够,境界不足,你听不到“远方的哭声”。

大家都为李诞拈一把汗,而李诞本人也表现的相当慌张。

“我觉得谁都比我厉害,这屋里我谁都怕。”

所以在辩论一开始,李诞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位置上,不是什么读书人知识分子,所以没有什么无私伟大的想法。

“我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们想着文明,我就想着自己”。

其实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没有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的能力,只是在面对危难时,拯救生命成了本能,这并没有错。

没有错,所以不必自责,不必因为没有挽救人类文明而失落。

观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接受了这种预设,接着李诞开始了他的表演-“脱口秀式辩论”:

“我觉得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

“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

“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

“艺术最大的价值,是永远的活在人们心中。”

“而人最大的价值,是活着。”

……好像没什么不对。

仔细观察一下辩论阵容,黄执中一方几乎没有一位擅长轻松搞笑的风格,所以这种方式成为了李诞的杀手锏。

而这种以搞笑的方式说出口的观点,显然抓住了大部分观众的心。

于是这个时候李诞开始反驳黄执中: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从朴素的地方做起,近处的哭声你都不管,你管得了远处的哭声吗?”

“那不是远方的哭声,那是你想象中的哭声。”

还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反问,把黄执中对许吉如的高傲抛回给他,黄执中心服口服。

接着李诞以牙还牙,黄执中用“远方的哭声”讽刺了他们的浅薄,李诞就说起了知识分子的通病:

“大家都是很聪明的头脑,在这里舞弄一些很高级的概念,理念。拯救人类,拯救奇葩星球。”

“我有很多这样的知识分子朋友,他们的知识多了以后就会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也不苦其心智,也不劳其筋骨,他就天天想着怎么牺牲别人。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怎么牺牲近的去救远的。”

牺牲一些东西,去救另外一些东西。

凭什么呢?

李诞戳中了黄执中的痛点,也可能是部分知识分子的痛点:

自以为站在真理的制高点,想着一只小猫不如一幅画重要,一个生命不如另外一些东西重要,甚至一些人不如另外一些人重要。

正如李诞最后所说: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正是那些为了一些所谓宏伟的事业,为了一些远大的目标,去不计后果的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的人,频频的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细思极恐。

比如希特勒,比如香港废青,比如任何采取极端方式去实现所谓信仰的暴徒。

李诞这一局赢得漂亮。

黄执中式“远方的哭声”代表的文化价值与深度,毋庸置疑是对的,人类需要向着浩瀚星空,向着诗与远方。

但在我看来李诞最后的一番话,比起黄执中“远方的哭声”并不逊色。

可以搞笑,但并不止于搞笑。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照样信手捻来。

李诞起码证明了一件事:

艺术可能有高低之分,但人没有。

02

年《今晚80后脱口秀》,李诞只算得上王自健背后的男人。

没有人注意到他给自己的微博介绍:“诗人,谐星,作家。”

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一场关于文学的梦,可能自始至终没人知道。

五年之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法:脱口秀。

年《吐槽大会第一季》,李诞担任总攥稿和吐槽团成员,从此开始被大家认识。

《吐槽大会》之后,李诞随即参加了《向往的生活》《拜托了冰箱》等火爆节目,塑造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懒惰颓废的形象。

大部分时候懒散的,无所事事的,偶尔冒出几句让人哭笑不得的神吐槽。

但却意外的被很多年轻人所喜欢。

“人间不值得”,“做不好就不要做了”,“那么辛苦干什么”这种称得上破罐子破摔的“丧文化”,正是这一代人表达自己的方式。

不是毫无意义的鼓励加油,而是“生活真的很难,太累了就算了吧,对自己好一点吧”。

与其说李诞是迎合了观众,不如说年轻人需要这样一种文化的形式。

基于诗与远方的遥远与现实的压力重重,用调侃和看似消极的态度做出的回应。

这种文化代表的并非低俗,而是迷茫与无措。

对现实和未来的无措,对内心世界和外界种种的迷茫,这是现代社会的馈赠,也是把我们紧紧束缚着的绳子。

这便是李诞的高明之处,说他浅薄,他却对年轻人和这个时代了解得透彻。

年,《奇葩说》第五季邀请李诞为导师。

这个决定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观众觉得比起蔡康永高晓松,李诞的层次似乎不太足够。

而他本人在节目中也依旧维持着嘻嘻哈哈的人设,负责做一位气氛调节者,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带过一些尴尬时刻。

直到年,李诞参加了《十三邀》,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他不经常在镜头的表现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李诞。

成天嘻嘻哈哈的李诞,碰上了正经的知识分子许知远,一反常态的严肃和坦诚。

“做自己,是不可能的。”

“人就是为了别人活的。”

他觉得自己选择了迎合大众的品味,但在他看来那并非表达,也称不上创作。

他写诗,写书,那或许才是他真正表达内心的方式。

他们的谈话显得异常高深,李诞这样评价自己:

“自我感动,享受忧郁,底色悲凉。”

很难想象他用“底色悲凉”来评价自己,比起许知远老师,李诞这时候似乎更像一位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不愿意多说,或者用玩笑的方式来略过。

最后他这样告诉大家:

“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后半句话被打上李诞的标签,导致前半句话常常被忽略。

但我们把这句话完整的看,似乎才能看清一点这个人:

一位乐天派的悲观主义者,一位冷眼面对世界的旁观者。

清醒着,旁观着,同时深陷其中。

年11月,李诞参加了《奇遇人生》。他和阿雅去日本京都,探访了光恩寺住持羽田高秀和歌舞伎町的名片李小牧。

羽田高秀,除了光恩寺住持,还兼具IT公司老板、酒吧老板、丈夫、父亲的身份。

在歌舞伎町打拼近三十年的李小牧也有很多身份:歌舞伎町的王者、湖南人、皮条客、政客……

这种身份的转换在日本的文化背景之下显得普通,但放在中国就格外不平凡。

李诞这样理解这种现象:

“在中国,很多人谈成功就是财务自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不会追求自由,承受不了自由。”

他在节目里这样说:

“成功这个概念,有时会换掉自由。”

也许这就是李诞的生活吧,功成名就的路上有鲜花和掌声,但也没有了内蒙古草原上的烈酒和微风。

正如他在书中所写:

“人是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去看,去说,去经历。

见过人生百态,方不显浅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g/215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