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人文职场实现人生价值VS物质利益回报

发布时间:2020/9/1 15:35:48   点击数:

写这篇文章的由来,是和几个大学同学的聚会,谈论这几年的种种变化,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交流,进而引发头脑风暴,当然,因为性格原因,自身也就处于倾听者的角度来看待记录问题,对于所描述的观点与结论只是做浅层说明,点到为止,后续如有机会,可以相互交流分享。

总体来说,这也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能说是概述性、片段式的记录和想法。

这种不断突破自我认知或者说接受别人的新观点与新看法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包括人与物,利益与道德,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政治与环境等等,总的来说,作为社会生态圈的一员,本着螺丝钉的身份,但是不妨跳出来来看待问题。

就算免不了潮起潮落,不过你也看到了应有的风景,那也算是不错的经历。

那么最开始,就让我们来看看实现人生价值与物质利益回报的大致情况吧。接受过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大层次理论,就能清楚很清楚人生价值的几大层次,这和中国古人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写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类似的思想表述。人只有在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追求其他的的东西。

人生价值的概念,属于比较玄学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的理解和需求,则有着不同的反馈,千人千面,至于这个是负面反馈还是正面反馈,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显然,需要的是正反馈,也必须是正反馈。

那么那我们再来看看人生价值和物质利益回报的利害关系。

获得物质利益回报的基础上,再看人生价值

作为一个初入职场或者工作几年的职场人来说,属于菜鸟级别。大多数人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如何在这个竞争日益加大的社会中生存下来。近年来的国际环境相对来说呈现较大波动,趋势不利,国内环境来说,国家层面继续加大国民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方针策略,高校不断扩招,开设的热门专业同质化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在本科层次上的严进宽出放水政策,加上每年大约有~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历的贬值速度也越来越快。

再加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想法与状态,几个月的时间,因为资金链、供应链的问题,导致许多中小微企业毗邻破产或者已经破产,企业的现金流缩水或者断裂,逼迫不得不利用裁员的手段来维持企业生存或者清算。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加大政策砝码,央行不断放水,但是在这种已然发生的情况下,不管是作为企业主还是员工个人都不免不了冲击。对于个人来说,失去经济来源,面对家庭的刚性开支(房贷、车贷、日常消费(水电气等)、婴幼儿奶粉护理等的各项支出),自身储蓄不足以承担长时间的开销,现金流的短缺,人们突然发现,大家都没钱了。(当然这话,要抛开一些层面和群体来说,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大家的首要目的就是要生存下去,抛开生存谈理想、谈人生价值,嗯,这除非有着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或者已经跳出生存的阶段,那就有种扯淡洗脑的想法了。何不食肉糜?你想吃肉,那你首先要有肉,空谈是个很忌讳的事情,当你经历一些后,自我发现,啊,这追求的东西,看似高大上,实则内在的关系早已清清楚楚。喜欢玩概念的,不是大佬就是骗子。嗯,扯得有点远了。

回归正题,我们大多数人还处在人赚钱的逻辑范围内,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体力、脑力等形式)来获取报酬,钱赚钱的逻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东西,镜中花、水中月的存在。之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说这世上,73%人赚钱,27%钱赚钱,看来在哪都脱不了“二八法则”的定律(巴莱多定律),什么是二八法则呢?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这儿就不百度了。嗯,只能说,真香!摆脱不了真香定律的覆盖范畴,哈哈哈。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顺带获得物质利益回报

这种程度思维模式和人生信条,不能说无,只能说不占主流,毕竟道理总是在后面才清楚,我们都知道。生而知之者和目标明确者显然很少,你不能指望大家都是聪明人,说句恭维话,这世上就没有傻子,反过来就是这世界大家都是聪明人,额,这绝大多数只能称得上是具备小聪明,虽然这话的确伤人,但也不假,总不能让人出自社交礼仪象征性的夸赞几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显然这是要不得的。

那么要说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顺带获得物质利益回报的一种解读,就是不在以赚钱为目的,已经进阶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规划生活、享受生活为出发点的层面上来。这种属于比较纯粹的人,一般都是意志坚定、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懂得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要干什么。最终,无论物质利益回报的多与寡,都不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195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