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很快就能玩黑客帝国了浅谈虚拟现实的前世今
最近E3上面MicrosoftHoloLens全息眼镜可谓大秀风采,没想到不声不响的微软已经把VR技术做的如此彻底,现场MC的投影演示可以说是整个E3上最耀眼的科技展示了。不过在未量产发售之前,小编还是对着这门技术抱以很大的疑问:虚拟现实世界真的来了吗?
虚拟现实拥有三项指标:实时性(realtime)、沉浸性(immersion)和交互性(interactivity),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如何实时地生成大规模复杂虚拟环境的立体画面仍然是当前VR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虽然早已有头盔显示器,但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真正的实行民用量产。
微软的这次HoloLens最大的成果就是把虚无缥缈的VR技术首次带入了真实世界,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一大进步,使观看视频的各位感觉虚拟现实时代真的要来临了。
若要说对虚拟现实追求的起源,应该是要归结在人类对虚幻世界向往,对现实世界的不如意,想要在一个虚拟世界大干一番手脚甚至是拯救世界的天马幻想……总而言之,就是将现实中无法满足的奢望寄希望于虚拟当中,渴望在虚拟中完成现实中所无法满足的要求。而这种需求在游戏诞生后被进一步扩大,不只想获得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更想在五感上得到一个全方面的享受,VR技术应运而生。
说到VR技术,不得不提到科幻世界中的赛博朋克(Cyberpunk),也称数字朋克。作为电脑流行之后诞生的文化,赛博朋克可以说是直接刺激了VR的诞生。其首当其冲的刺激,应该要数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了。
《电子世界争霸战》这部电影或许听过的人少之又少,不过它的续作《创:战纪(Tron:Legacy)》应该有不少人知道。《电子世界争霸战》主要讲述了主角进入到了时下热门的电子游戏虚拟空间中进行一系列的游戏冒险并且在最后打败游戏主脑的故事。电影的故事内涵现在看来或许十分无聊,但在这部作品里,人们第一次见识到了虚拟世界的不同之处,电子的世界竟然能够如此绚丽多彩。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时候无法赚到第一桶金,无奈这部作品意识太过超前,大多数观众的脑海里还完全没有虚拟空间的概念,甚至许多人连电脑互联网是什么也不清楚,更多的感受是一道道光划来划去,主角在不停的炫特技。将虚拟空间带入科幻潮流并让大众熟知的作品,应该要数划时代的科幻小说著作《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了。
《神经漫游者》一书同时获得了“雨果奖”(HugoAward)、“星云奖”(NebulaAward)与“菲利普·狄克奖”(PhilipK.DickAward)三大科幻小说界大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成绩。其最大的意义就是预示了今后的电脑网络世界,创立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引发了赛博朋克文化,今后的虚拟现实作品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在《神经漫游者》流行之后,整个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虚拟现实的作品。进一步让人接触到虚拟世界内在的的作品,要数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所创作的《攻壳机动队(GhostintheShell)》。在这部作品中,首次描写了使用虚拟空间进行现实犯罪,并且比现实中的行为更加恶劣的情况,不得不为我们正在发展的虚拟空间敲醒一个响钟。新世纪之后出现的《加速世界(AccelWorld)》充其量也只是它的劣化模仿作。
将整个虚拟现实空间推向顶点的作品,要数年同年上映的《黑客帝国(TheMatrix)》与《异次元骇客(TheThirteenthFloor)》了。
《异次元骇客》与《黑客帝国》同年上映,不得不说被偏商业向的《黑客帝国》压抑了光芒。影片中的主角通过电脑设备创造了一个过去的世界,里面的人物仿佛游戏般自我生存。电影将虚拟现实进一步放大,虚拟之中套着虚拟,让人迷失在虚拟当中,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是虚拟哪个才是现实。不由得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也是被人用电脑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吗?
《黑客帝国》作为商业片,可以说是虚拟现实作品的集大成作。当中将未来可能出现的虚拟现实第一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进行了描写,也使得国内大众第一次了解到了虚拟现实技术,从而催生了之后的国内虚拟网游小说。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新,虚拟现实设备似乎近在眼前了。除了虚拟养成类游戏《模拟人生》之外,网游世界的崛起,使得关于描写虚拟游戏世界的小说动画电影纷至沓来,不再拘泥于小规模极客范畴,虚拟现实世界开始走向大众眼前。
这当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游戏、动画、小说、漫画、电影多平台一起展开的《.Hack》系列。作为描述网游世界“TheWorld”的作品,直接描绘了人类使用虚拟眼镜等设备进入网游世界鏖战的场面,或许国内小说作者也参考这部作品才有之后的一大批网游小说。同时期还有一部在国内许久籍籍无名动画化之后一炮走红路人皆知的小说《刀剑神域》,在近年来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作。
不止国外人喜欢虚拟网游小说,国内也在不久之后开始着墨这类作品。现在各大读书论坛普遍认为国内最早的网游小说是年7月开始首发于起点的《梦幻魔界王》,是国内第一部提到虚拟现实类小说。但是国内网游小说的开山之作应当属于更早些时候年在《电脑游戏攻略》上连载的《奇迹》。尽管没有在互联网中进行连载,《奇迹》中的描写几乎囊括了之后虚拟网游小说该拥有的一切,很多经典的设定全部来源于此书。
随后便是《龙虎》《游戏狂想曲》等一批较老的网游小说,基本确定了虚拟头盔,拟真度,游戏与现实的货币互换等概念。得益于此,虚拟现实头盔将根扎入年轻人的心底,让无数年轻人开始期待这门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便让自己进入那个虚拟的世界。
早在年,美国ARPA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IvanSutherland就制作了“达摩克里斯之剑”头盔显示器。不过这个显示器只能显现二维图像,但是是建立VR技术的前奏。之后在年末,NASA的一个研究小组集成了一个VR的3D环境,用户可以用手抓住某个虚拟物体并操纵它,可以用手势和系统进行初步交流。但是在这期间,大多将实验成果运用于军事方面。
VR头盔的民用化则要晚的多。最早出现在人们眼前是CES展会上eMagin公司发布的第一款支持3D功能的头戴显示器“eMaginZDVisor”,其3D技术利用左右屏幕的前后交错显示制造出了立体影像,可以说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随后的年更是发布了高分辨率的改进款。
年底,索尼公开了他们的VR头盔显示器中的重量产品HMZ-T1,其时尚前卫富有科技感的造型,一经展示就颇为轰动。作为一款优秀的头盔显示器,超高的分辨率,3D显示画面以及配套索尼PS3游戏机的技术,使得人们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VR技术的不断成熟。小说中电影里描写的虚拟游戏世界正稳步走入现实之中,VR游戏似乎指日可待。
随后的年初,美国的SMD发布了一款真正的p全高清3D头戴式显示器ST。各大厂商似乎认为VR是今后的一块香饽饽,争先恐后投入资金开发研究VR显示器,开始在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角逐厮杀。前有在眼镜开发中失利的谷歌,后有手机领域LG三星HTC,更有社交巨头FaceBook,各大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公司都认为虚拟现实将是日后的大市场,生怕自己慢了半拍。
在之后的几年发展中,ProjectMorpheus(索尼),MicrosoftHoloLens(微软),VRforG3(LG),GearVR(三星),OculusRift(FaceBook),Valve联合HTC眼镜,GoogleCardboard(Google)成为了大家最所熟知的VR产品。当中最引人 索尼梦神的原理与HMZ头戴显示器基本一致,在HMZ头戴显示器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功能,并配备了一块分辨率为×的全高清OLED屏幕,视野可以达到90度,能够配合PS4与PlayStationMove使用。可以说,这是索粉在之后必备的一个外设。
HoloLens也不甘落后,与索尼不同,与其让人带入一个游戏,更不如让人沉醉在一个世界。显然前期收购《我的世界》就是暗自走下的一步棋子,还能有什么游戏搭配HoloLens更让人沉迷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呢?
除了VR显示器,没有VR游戏又有何用?没有VR游戏的VR设备,好比没有游客的游乐场,除了欣赏一无是处。在本次E3展上,也展示了一些处在开发早期的VR游戏,与玩家见面也还需要一定时间。
VR技术发展至此,已经迈过了天马幻想,走过了初期雏形,进入了一个成形阶段,相关技术也开始成熟发展。或许不久的将来,更能脱离外部设备,通过颈部的插口进入到虚拟世界,开始真正的虚拟现实,还是让我们静静期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