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当代人生的时态逻辑

发布时间:2022/6/19 11:16:39   点击数:

原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年第2期,注释从略。

论当代人生的时态逻辑

—胡潇仇妙芹—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极速时代,社会的运行节律、时间秩序发生了深刻变革。生活方式与主体生命意识在社会的时态逻辑方面出现了多重变构。人们在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建设中,面临连续与非连续、有限与无限等诸多时间性悖论和价值乖离。生活中的“现在”,其持存方式、历史关联和意义位置也在变化中,过去、现在、未来的依存、互动法则需要被重新理解和恰当处理;它们对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形成建构性和某些预设作用。当代人生向时间的哲学思考发出了召唤。

当代人生时态逻辑时间悖论“现在”

人类生命过程总是展现为一种时间推移和时间秩序。马克思在研究社会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与时间的内在关系时明确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一充满人学哲理与科学意识的时间之论,多方面地揭示了时间的人学内涵。他昭告我们,人的生存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既在时间中进行,受到时间节律、秩序、逻辑的制约,同时它又以自身的活动、法则影响着、表达着人身生命活动进而社会活动的时间逻辑,故有生命时间和社会时间之谓。因此,在人生过程中,生存活动、生活方式与生命—社会时间有一种相互建构、彼此表征的函数关系。当代社会,人类在高新技术推动下,生产工艺、交通通信条件发生超高速变化,在运动节律、强度和时间分配等方面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职场生活、家庭生活、休闲文化生活等所有场域,几乎都遭遇到社会活动提速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着一个个深邃的时间黑洞,生活世界多方面出现“加速”带来的异化,一切在迅疾地转换、更替、狂奔,莫不追求一个“快”字:高铁、快车、快递、快件、快餐、闪婚、快闪、快报、快手、快吧、快进、秒杀、快嘴、快对、速生、速成,等等。人生在时光冲浪中颠簸,在急速转换中沉浮逐流,生命演绎信息化、瞬间化、碎片化。随之而来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非现实化的现在主义,以及超短期行为、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些在现实中因物性力量过度磨损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人文意识的精神磨损也比比皆是。它们引发了当代人生的时间困惑,呼吁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时态逻辑,即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辩证联系对人生给予深度哲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49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