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名言 >> 你认识的名教师,你不知道的那些故事
WX:tongzhoujiaowei
学高德馨,大爱无垠
传道育人,似春风如雨露
洒辛勤汗水,收获满园馨香
启迪心扉,为学子插上奋飞的翅膀
这就是名教师的真实画像
今年,通州区教委
评选认定名教师10人
从本期起
“名教师教育故事”
将把镜头聚焦在这些
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身上
一起听听他们的教育故事
今天,小编带您走进
永乐店中学李龙强
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王静
两位“名教师”
永乐店中学李龙强
他,来自湖南农村
深知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
他,放弃了在城市任教的机会
无怨无悔扎根农村教育21年
他,情系教育矢志不渝
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辛苦自己一年成就学生一生”
为教学座右铭
他就是永乐店中学数学教师李龙强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年,李龙强老师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便来到永乐店中学任教,这一教便是21年。刚到永乐店中学,由于学校缺乏数学教师,李老师被安排教数学,他丝毫没有推脱,接过这项重任,每天晚上备课到深夜两三点,备课前仔细阅读课本和教参,认真研读东西城、海淀各区的相关资料,每个知识点他都带着“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学生怎么思考?”“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六个问题仔细推敲,一节45分钟的课,他通常要花四五个小时精心准备。只要有机会,李老师还会千方百计去听课,不但听通州区优秀教师的课,还经常到市里听课,充分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引入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责任担当无私奉献
工作21年,李老师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永乐店中学是寄宿制学校,李老师每天和学生一样住在学校。每天,李老师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每天不到六点半,他就早早来到教室等待安排学生晨读,晚上十点,待学生下课全部离开教室,放心不下的李老师,还要亲自检查各教室和楼道关灯后,再到学生宿舍一一督查,往往十一点半才能回到教工宿舍,然后还要开始第二天的备课……
爱严并济呵护成长
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李老师坚持“以人为本从爱出发”,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负责的人生态度。曾经,李老师班里有一名男同学,不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连遵守课堂纪律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学习成绩了。为了帮助这名学生,李老师便经常找他谈话沟通,抽出休息时间为他补习功课,为了让这名学生体会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李老师便推荐他做纪律班长。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引下,这名男同学开始按时交作业了,上课也不再睡觉了,情绪也比原来平和了许多,期末考试进步了四十多名,最终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教师简介
李龙强,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教师研修网学科专家,通州运河计划教育领军人才。“辛苦自己一年,成就学生一生”是李老师的座右铭。他扎根农村21年,执教过14届高三毕业班。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以爱育人、以德树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获得荣誉
8次被评为高三优秀教师,4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30余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出版专著《北京高三数学分层教与学》、《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数学文化》2本,主持和参与了1项国家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和2项区级课题。
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王静
她,深入浅出教授音乐知识
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
她,不遗余力帮助他人
毫不吝惜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
滋润、温暖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她就是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音乐教师王静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支蜡烛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陈杨庄学校作为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手拉手学校,年4月21日上午,王静老师来到这所农村校,帮助指导学生合唱团参加北京保利剧院音乐剧的表演。彼时,有一群孩子们正在简洁的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等待着排练一首从未接触过的二声部合唱曲。看着手里的五线谱,这群孩子们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不安。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着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王静老师非常从容。她走上讲台,露出和蔼可亲的微笑,先和孩子们打招呼,“可爱的孩子们,我是王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度过愉快的一天。”,听到这句,孩子们立刻放松了。“孩子们,你们的音色都非常好听!”“太让我惊喜了!孩子们,一天时间,你们已经可以完整的演唱全曲,你们都是非常有心的孩子,真棒!”“试试看,把你们个人的音色融为一体,这样会把歌曲展现的更加完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始终洋溢着对学生无穷的赞美与浓浓的爱意,适时的给予赞美与鼓励,最终让这群没有基础的孩子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美地演唱整首合唱曲,孩子们脸上不安的表情化为一张张自信的笑脸。其实那天,除了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深刻的一幕还有王老师一上午未动过的水杯和一整天都没有坐过的椅子……
花香满径带新人
为了培养年轻教师,王老师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她主动带徒弟,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年轻教师,有时为了让年轻教师做好一篇教学设计,她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年轻教师分析问题所在及改进建议。她常常对年轻教师说,“教学中要肯钻研,肯动脑,把不懂的问题吃透,不厌其烦的深挖教材。”
郭羽是王老师带的众多年轻教师之一,有一次郭羽老师需要准备市级汇报课,她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初稿给王老师演示了一遍,王老师仔细地听,详细地记下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大到学唱环节的调整,小到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不遗余力做指导和示范。这一幕让郭羽至今难以忘怀,从那一刻起,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像王老师这样优秀的教师。在王老师的指导下,郭羽老师已经成为通州区青年骨干教师。
教师简介
王静,中共党员,承担北京市教育规划办十三五课题、区级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课题,教育部美育研究专项课题子课题研究。曾参与国家级、区级等6项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参加“国培计划”讲座答疑、以及市区级讲座发言交流等活动共计20余节。
获得荣誉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通州区骨干教师、先进师徒对子、艺术教育先进教师等称号。荣获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名师、“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称号。
讲述故事、分享经历、寻求真谛
每一则故事
都闪耀着育人智慧
体现着品格与力量
让我们一起在教育故事中
享受真情、收获感动
END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