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年研究生十佳ldquo学术新

发布时间:2021/5/13 17:22:00   点击数:

“萤窗万卷书,学问勤中得”

年研究生十佳“学术新星”风采展示

长安葱葱,旗山苍苍;百年学府,弦歌传唱。十三五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紧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持续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不断向好向上。

为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打造宽广学术交流平台,从第十八届研究生科技节开始,研究生院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活动,获得热烈反响。在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评选过程中,经研究生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初审,共有17个学院的29位研究生入围最终的现场答辩环节。经过评委们客观公正、严谨细致的评选,10位研究生脱颖而出获得年“学术新星”荣誉称号。

萤窗万卷书,学问勤中得,10位“学术新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的经验和感悟,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邓珏

心理学院级博士生,师从叶一舵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从研究生入学以来,她致力于在听觉和音乐认知科学的基础上探索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目前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和AHCI论文1篇,校B类2篇。

“相信自己的研究意义。”邓珏认为做学术最重要的是坚守信念,“学术之路,道阻且长,坚信科研的价值,能驱动自己执着的走下去”。作为一名交叉学科背景的博士生,邓珏也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不耻下问,及时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能让跨专业研究生更好的适应新的学术领域”。

“慎独自律,厚积薄发。”是邓珏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奉行的一句话,她感悟道:“我才刚刚起步,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脚踏实地,方能致远”。

黄发杰

心理学院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孟迎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隐记忆提取加工,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两年半的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均为校A类。年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博士论坛并作口头报告。主持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一定要多写!”黄发杰认为,灵感是写出来的,并非等到有灵感了才去写。心理学的写作并非只是写论文,它包括与论文撰写有关的其他工作,如整理研究数据、结果统计与整理等。若要实现多写,重要的是,排除影响写作的任何干扰,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地写。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是黄发杰的座右铭,他深刻体会道:“做研究没有捷径,只有一点点地、慢慢地积累,才能做到学术上的不忧、不惑、不惧”。他希望毕业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除了继续探索感兴趣的记忆研究,还希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心理服务。

陈煌鑫

经济学院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邹文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统计、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含SSCI-2区1篇、SCI-3区1篇、校B类1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3区论文1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研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且复君子为学当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是故学术道路既阻且长,幸赖师长、同窗、同门等通力相助,方得亦步亦趋,不致粗野鄙陋。唯日益精进,始可为报。

打油诗曰:“悟学非从愿,独坐向书生。悦闻若有待,矢志一次心。”

李广伟

外国语学院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岳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博士期间里,他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含校B类4篇。年9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论文《红色翻译,百年回眸》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平台、“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澎湃新闻网”、“大众新闻网”、“腾讯网”、“网易号”等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不单打独斗!”李广伟认为做研究要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取长补短,共享学习乐趣。团队式研究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更多的灵感,才能合力产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赵鑫

经济学院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宋马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统计,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博士期间里,他发表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7篇,含SSCI-1区3篇、SSCI-2区1篇、SCI-1区1篇、SCI-2区1篇。出版校A类专著1部。在校内外举办的学术论坛中荣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6次、优秀奖2次。

赵鑫博士自硕士期间便尝试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延续并拓展该问题至自然资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赵鑫博士如是说。因此,他经常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仅和本专业领域的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也经常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互相探讨。他认为“埋头苦干很好,但也需要抬头看看‘天’”。博士期间做科研需要努力,更要知道努力的方向,这才是当前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以及将来从事学术研究该有的样子。

黄超

数学与信息学院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林铭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决策,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硕士期间,她发表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含CCFB类1篇,CCFC类1篇,第二作者3篇(导师第一作者),含SCI-1区1篇,SCI-2区2篇。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黄超认为在科研学习中应该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不足,每天坚持阅读文献,加强专业知识,培养发散性思维,始终保持好奇心,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永不言弃。即将硕士毕业的她,希望能在科研学习中坚持初心,努力学习,强化自己,争取做一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

郝建颖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级博士生,中共党员,师从谭小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全息存储,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从博士入学至今,共发表期刊以及会议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期刊论文1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

“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并且时刻保持耐心!”郝建颖深刻的体会到,做学术是一项需要持久保持热情的工作。研究没有灵感,需要默默的积累经验并耐心的等待。实验进展不顺利,更需要仔细耐心的分析和推进。尽自己一切能力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自然会有应得的收获。

已经博士二年级的郝建颖,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科研节奏。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在学术领域继续耕耘下去。

陶剑铭

物理与能源学院级硕士生,中共党员,师从林应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EnergyStorageMater.,Chem.Eng.J.和Electrochim.Actad等国际材料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一等奖。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天道酬勤,人道酬诚,业道酬精、学道酬苦。”一份优秀的成果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推敲,勤奋地劳作,精深地思考以及恪守学术道德是很难成就的。“沉稳耐得住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毅力,长于勤思且善于与人交流”是陶剑铭对优秀实验研究工作者的理解认知,而他自己也努力前行在这条道路上。他生活简单,喜欢静思勤作,坚持早起早睡,精力一直聚焦在目前深度研究的领域。

真义超

物理与能源学院级硕士生,共青团员,师从洪振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三年的硕士期间里,他在SCI-1区上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发表学术论文各1篇(NanoEnergy,IF=16.6;Nanoscale,IF=6.),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做学术要脚踏实地,别抱怨学术的路难走,并不是路不好走,而是自己走的不稳”。他认为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要有深入的了解,前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目前还存在哪些挑战,我们自己要如何去改进。多阅读文献,经常与导师、同学交流,多动手。不要害怕实验上的失败,要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总有一天你也能拥有自己的1篇SCI!

张慧颖

地理科学学院级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陈卫锋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化学,年研究生“学术新星”获得者。在两年多的硕士期间里,她发表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含SCI-2区1篇、SCI-3区2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慧颖认为凡事付诸实践才有好的结果。好的想法和灵感都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开始,万事开头难,不开始永远不会有结果。对于科研实验,张慧颖觉得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实验的乐趣,并甘愿开心地为之付出。

“你来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是张慧颖乐观积极的态度,她深刻体会到:“人生不易,脚踏实地,少些抱怨,多些珍惜,仰望天空才会发现那些耀眼璀璨”。最终,希望我们都能“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科研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持勇攀高峰的科研初心,不为困难所惧、不为成绩所惑,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不负时代使命,奋斗无悔青春。

推荐阅读

丨小研周报丨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丨干货分享(1)文献引用的目的丨初试结束,你还需要知道这些丨年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4月18日笔试丨论文写作方法九大要领?End?爱你,我们走心。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编辑/谭天姝校对/李陶陶、张晓晴小研,因你更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my/219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