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名言 >> 奇异的凸目,三星堆从何而来ldquo
年4月16日星期五下午三点,“科学、哲学与人生”研讨课2.0版第九讲——“奇异的凸目——三星堆从何而来?”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玉章书院大礼堂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课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文物分析实验室主任黎海超教授主讲。黎海超教授迄今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项目多项。研究方向主要为商周考古、科技考古,致力于综合考古与科技方法探索考古学研究的新模式。
黎教授引入本次研讨课主题黎海超教授开篇介绍了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一步步为同学们揭开三星堆神秘的面纱。三星堆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三星堆的青铜器带有人的元素,而这一元素在之前发现的文物中是十分少见的。
随后,黎教授先向同学们讲述了川大考古与三星堆的渊源,并介绍了川大考古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作,强调了川大考古“走出去”的理念。
黎教授介绍川大考古队黎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发现的新祭祀坑的相关情况以及在本次发掘中运用到的许多现代先进科技技术。黎教授指出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从未中断,一定有更多的价值藏在地底深处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川大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之后,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三星堆铜器的产地来源。黎教授讲道,三星堆铜器从何而来一直是学术上的重大问题。考古其实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研究人员使用文理综合的研究思路,科学分析与铸造技术分析并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三星堆铜器原料大部分来自殷墟等外部地区的结论。
黎教授介绍现代考古方法在研讨课的最后,黎教授提出三星堆的研究应横向和纵向并行。现有的技术手段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神秘的文化提供了支持,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答。
在答疑环节,黎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三星堆的考古价值以及三星堆文创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饱含同学们对三星堆的兴趣与个人思考。相信大家在这一次研讨课中收获颇丰。
主持人:潘舸众
图文:周瑶
编辑:江杨
排版:颜回
往期讲座:“科学、哲学与人生”研讨课第五讲《现代巴蜀文豪》
“科学、哲学与人生”研讨课第六讲《力学的力量》
“科学、哲学与人生”研讨课第七讲《那些年我在科研学习中掉过的坑》
“科学、哲学与人生”研讨课第八讲《量子科学与新型外场下的物理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