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朝阳人榜上有名
来源: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编辑金飞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
他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用道德力量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日前公布
辽宁10人榜上有名
其中1人是咱们朝阳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
学习他们的美德
感受道德的力量!
近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共58名)公布,辽宁10人榜上有名,其中,姜妍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素静荣获孝老爱亲模范,卢闯、唐革军、孙利东、黄嘉旺、黄政清、安树堂、周恩义、于凤芝荣获提名奖!
提名奖获得者
于凤芝,女,汉族,年4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凌源市刘杖子乡郭杖子村妇联主任。
结婚33年,于凤芝家中难事不断:公婆年迈多病、二大伯智力障碍、小姑子先天性心脏病、儿媳妇突然病危……她始终不离不弃,用柔弱肩膀为家人撑起生活绿荫,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家庭美德之歌。
年,于凤芝嫁到这个家的时候,7口人只有她和丈夫可以正常劳动:70岁的婆婆患有心脏病,公公患有老年性气管炎,丈夫的二哥患有智力障碍,两个小姑子正在上学,其中一个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年,患有心脏病的小姑子病重住院。医院陪护,像对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精心照料。一年后,小姑子病情恶化不幸离世,婆婆受到打击一病不起。当时只有24岁的于凤芝,就代替婆婆操持起全部家务。每天早上,她都第一个起床,悄无声息地开始忙碌。每顿饭,于凤芝都要先给公公和二哥盛好,然后再坐在炕沿上一勺一勺地喂婆婆。
年,卧床5年的婆婆又检查出肝癌。住院期间,于凤芝每天陪在身边,精心照料饮食起居,让老人平静地走完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年,公公旧病复发后迅速恶化。于凤芝知道老人放心不下智障的二哥,就拉着公公的手承诺:“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照顾二哥!”于凤芝说到做到。每天都让二哥吃得热热乎乎,睡得暖暖和和。街坊邻居们看在眼里,都说二哥命好。
年7月,于凤芝的儿媳妇突然得了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整个人都不能动弹。病人急救两个月,花了20多万元,接连收到3张病危通知书。由于始终不见好转,医生建议转院。这时候,就连儿媳妇的父亲都灰心地说:“你们已经尽力了,钱也没少花,把孩子接回家吧!”于凤芝坚决不同意:“在家不就是等死吗?孩子才二十四五岁啊!”最后她决定,把医院继续治。儿媳妇回凌源时,瘦得只剩下30公斤,躺在病床上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于凤芝就是不肯放弃,请医生扎针灸、做理疗,带着家人坚持给儿媳妇按摩。两个月后,儿媳妇身体竟然有了知觉。两年后,在于凤芝精心照料下,她彻底恢复健康,并且顺利生下一个男孩。
于凤芝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敬业奉献类
姜妍,女,满族,年9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姜妍是我国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设计研制的“第一人”,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带领团队刻苦攻关、敬业奉献,累计研制压缩机千余台,终结我国乙烯压缩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用1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年的路,奏响了“大国重器”绝不假手于人的科技强音。
乙烯压缩机代表当代国际化工装备领域的最高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年,国家将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设备列为国产化攻关重点项目,沈阳鼓风机集团承担起提供离心压缩机的重任,姜妍被推上技术攻关的最前线。
自此,小山一样的图纸、密密麻麻的数据以及热了凉、凉了热的饭菜成了姜妍的生活常态。与普通压缩机相比,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不仅仅是数量级的简单放大,机组结构、制造工艺更有着天壤之别,困难之大,难以想象。面对技术封锁、资料匮乏的困境,姜妍从最“笨”、最苦也是最实的办法起步。从抚顺到泉州,从昆明到大庆,她穿梭于国内各大石油炼化厂之间,实地查看进口设备的外观和运行情况,和团队反复研究创新攻关。年2月22日,姜妍见证了中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试车成功,忍不住流下激动自豪的泪水。在世界化工装备领域的“珠峰”上,姜妍和她的团队庄严地刻上了两个耀眼的大字——中国。
作为技术人员,姜妍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要把中国乙烯压缩机做成精品。她说:“只有我们这些一线的科技人员吃得下苦、坐得住冷板凳,我们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挺直腰杆。”姜妍及其团队的拼搏攻关,书写了一段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传奇。
姜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孝老爱亲类
杨素静,女,汉族,年6月生,辽宁省鞍山市交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汽车分公司工会干事。
17年前,丈夫见义勇为牺牲。杨素静为爱坚守,悉心照料家人,让公婆安度晚年、孩子幸福成长。她用坚韧和执着,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年10月,杨素静的丈夫吕强工作时遇到一男子持刀劫持少女,立刻上前阻挡,被歹徒刺中腹部英勇牺牲。听到这个噩耗,杨素静几度昏厥。她已怀有6个半月的身孕。为了让丈夫的“生命”能够延续,她坚定信念把孩子生下来、抚养成人,并全心全意孝敬公婆,让他们有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年,杨素静的公公由于心脏病离开了人世。不久,婆婆伤心过度也病倒入院。杨素静不仅上班、照顾孩子,还照顾好婆婆。婆婆年过七旬,身体每况愈下,年又患上类风湿性心脏病和滑膜炎等疾病,基本丧失自理能力。她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定时帮老人洗脸、换衣服,给老人喂饭、喂药。怕老人感到孤单寂寞,她一有空就坐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哄老人开心。在杨素静悉心照顾下,婆婆病情得到极大缓解,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婆婆逢人就说:“素静比我的亲闺女还亲!”
从孩子记事起,杨素静就教育女儿要孝敬老人、遵守公德、乐于助人。女儿小时候常问起爸爸,杨素静总对她说爸爸出国了。随着女儿长大懂事,杨素静找出丈夫的照片,告诉她:“你爸爸是一个英雄,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知道真相后,女儿理解了妈妈的不易,更加努力学习,回报妈妈的爱。在她悉心培养和教育下,女儿年参加全国英语大赛获得冠军,年又以优异成绩获得鞍山市中考第一名。
杨素静经常教育孩子:“爱家人,更要爱他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她经常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做义工,把家庭的小爱延伸成关爱社会的大爱,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杨素静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提名奖获得者
卢闯,男,满族,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盘锦市广田热电集团人力资源部职工。
卢闯作为盘锦市网络文明志愿者联盟负责人,在互联网上,他与3.2万名志愿者共同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互联网下,他们一起爱心助学、敬老助残,将爱心的接力棒在辽沈大地上传递,谱写线上线下的爱心故事。
年,刚上大学的卢闯就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看到部分同学将大把时间浪费在电脑屏幕前,卢闯开始在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劝说同学戒除网瘾。在他的感召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聚到一起,成立沈阳工程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后来,服务队扩大到校外,周边3所高校的同学们也加入志愿者队伍,发展为“沈北大学城四校志愿者联盟”,卢闯担任负责人。在拯救“网瘾”少年的过程中,卢闯到各个QQ群、论坛、聊天室发起公益活动。年,他逐渐联络到愿意开展公益活动的QQ群83个,成立盘锦网络文明志愿者联盟。至今,卢闯已经帮助近名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摆脱网瘾。
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卢闯和他的团队设计“共筑七彩梦”关爱留守儿童、“捞人行动”拯救网瘾青少年、“暖巢计划”关爱空巢老人等多个爱心活动,让广大志愿者既能在线上有“精神感受”,又能在线下找到具体“行动支点”。多年的坚持,这些活动已经成为盘锦市志愿服务的标杆。卢闯和志愿者们组织的“志愿者网络日记”“跟着郭明义学雷锋微博”“ 卢闯荣获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唐革军,女,汉族,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南门街道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
17年来,唐革军凭着一副热心肠,慷慨解囊做公益,累计花费30多万元;自掏腰包举办12届冬(夏)令营活动,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唐奶奶;十多年悉心照料孤寡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年,退休后的唐革军被南门街道关工委聘用为常务副主任。此后,再次“上岗”的唐革军,热情投入工作岗位,热心开展公益事业,个人先后出资30多万元用于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资助帮扶别人。
到广场锻炼身体时,唐革军发现广场上很多设施、雕塑都有破损,很不美观。她就把来广场锻炼身体的人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团队,每天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义务宣传保护环境,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她出资10余万元,组建南门街道丰乐社区圆梦艺术团,成立起夕阳红文明交通宣传队、学雷锋爱心团队、太极拳队、健身操队等18支队伍,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文化体育活动。
每年寒暑假时,唐革军看到很多孩子整日在广场、小区里玩耍,没人照看。她就自掏腰包数万元,购买学习用品,联系场地、请老师,个人出资举办“南门我最棒”夏令营和“学习雷锋点亮人生”冬令营,教授孩子们编织、剪纸、绘画、根雕等课程,请来雷锋战友讲述雷锋的故事。至今,冬(夏)令营成功举办12届,已成为深受辽阳市小学生喜爱的品牌活动。
唐革军天生一副热心肠,看到困难群众就想帮一把。她十多年如一日,像女儿孝敬母亲一样,照顾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宋阿姨,生病时寻医问药,换季时准备衣服,平日里帮着干家务活、交水电费,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她叫宋阿姨“老娘”,宋阿姨视她为“贴心小棉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人看来就像一对母女。
唐革军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孙利东,男,汉族,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鞍钢矿业公司东鞍山铁矿铁运作业区点检员。
面对火情,孙利东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用自己的生命换回25位陌生人的平安……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勇往直前,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舍己为人、烈火永生的道德之歌。
年5月13日,孙利东回家途中突遇居民楼起火,立即赶到火灾现场。由于火势凶猛,消防通道无法通行。为尽快实施救援,孙利东向居民借来一条浸过水的毛巾,冲进火海。他协助到场的公安干警先后抢救、疏散了25名被困人员,自己却没能走出火场。
“人能够为他人付出的时候,就是最富有的时候。”孙利东生前最喜欢的这句话,成了他一生最好的注脚。孙利东是“鞍钢郭明义爱心团队”的优秀志愿者,不仅多次参与无偿献血、义务献工、敬老助残、爱心捐款等活动,还曾多次救人于危难。年7月,东鞍山铁矿组织职工外出度假。孙利东和同事在深水区游泳,听到不远处有人呼救。孙利东马上游过去,将其托住往浅水区游。被救男子在深水区时左小腿突然抽筋,多亏孙利东及时施救,才逃过一劫。
年12月,他到公园冰场滑冰,当时场内人很多。正前方的一个人突然侧倒,横着滑向不远处几个初学者的脚下。孙利东纵身加速滑向摔倒者的侧面,俯下身快速用双手将他推向安全区域,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7年8月,孙利东在一个网吧门口,看见一个瘦小的孩子被一群孩子殴打,随后瘦小的孩子掏出一把刀。孙利东马上冲过去阻止,随即报警,直到警察到现场后,他才离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利东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担任党小组长的机车丙班党小组,一直是鞍钢矿业公司先进党小组;在担任司机、司机长期间,他所在的机台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一直是作业区标杆机台。他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多次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孙利东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黄嘉旺,男,满族,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葫芦岛市东戴河新区综合执法局市容监察中队中队长。
黄嘉旺曾是一名海军战士,在回家探亲游玩时遭遇海水回潮,多名游客遇险。黄嘉旺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救出11名遇险者,充分展示了保家卫国、护佑百姓的大义担当。
年7月18日,服役于海军南海舰队的黄嘉旺,休假回辽宁省绥中县老家探亲。他与妻女在二河口海滨浴场坝堤处游玩时,遭遇海水涨潮,海水浪大流急,在坝堤附近形成巨大漩涡,人在水中随时有被海水吞噬的危险。眼看多名游客遇险,黄嘉旺冷静沉着,解开蟹笼上的绳子,抛向遇险游客,成功把一对母子和两女一男拉到安全地带。海面又传来呼救声,黄嘉旺迅速整理绳索再次抛出,风高浪急之中,又接连救起3人。连续施救,黄嘉旺的手被绳索勒出了血,脚被礁石和贝壳扎破,可险情却再度出现。一对母女虽有救生圈保护,却无力逆流回岸。在用绳索把母亲拉到石坝上后,黄嘉旺跳入海中去追已被大浪冲出五六十米的女儿。救人的方向是顺流,返回却需逆流而上,黄嘉旺推着女孩费力地往回游,体力逐渐不支。这时幸亏附近群众开过来一艘小摩托艇,把女孩接到岸边,随后又将筋疲力尽的黄嘉旺拖拽回来。
未来得及上岸,呼救声再次传来,海里又发现一名男子。黄嘉旺再次返回海里,倾尽全力将男子往回推。男子被众人抬到石坝上,只可惜已没了生命体征。险情还在继续,海洋漩涡处又发现有3人在挣扎呼救。黄嘉旺再次用绳子将他们拉到石坝边的浅水区,然后跳入海中,将他们一一背扶上岸。救起11人后,黄嘉旺又在海边守望了20多分钟,直到确认再没有遇险者,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撤下“阵地”。
大海会突然“变脸”,但军人绝不能变色。黄嘉旺面对险情,没有退缩,永不言弃,风口浪尖之上,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黄嘉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
黄政清,男,汉族,年12月生,辽宁省营口正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黄政清把车借给同事,同事肇事后无力赔偿,黄政清父子扛起51万元的赔偿责任。父亲心梗离世后,黄政清变卖房产和值钱的东西,用最快速度把债务一一还清。在生活的重大变故面前,年轻的黄政清和家人用重信尚义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出诚信力量。
年3月4日,在银川工作的黄政清把车借给急于回家处理事务的同事小赵,不料小赵途中肇事,对方提出62万元赔偿。由于车辆只交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只负责赔付11万元,剩下的51万元需由小赵承担。小赵家十分贫困,无法拿出赔款,只能等待刑事处罚。黄政清请父亲黄来佳来宁夏帮助善后处理。黄来佳看到小赵父亲瘫痪在床,母亲重病在身,十分心疼,他和家人决定为小赵承担全部赔偿金。黄政清参加工作不久,手中没有积蓄。黄来佳向同事、亲戚、朋友借钱,替小赵交了赔偿金。
可天有不测风云,半年后,黄来佳突发心梗离世。黄政清料理完后事,尽管处在悲痛中,却没有忘记还钱。他记下父亲所借的每一笔钱,说:“父亲借的债,我们继续来还!”他和姐姐卖掉房子,发现钱还差一点,母亲就把一件心爱的皮大衣和一个金戒指卖掉,全家合力凑齐了款项。年11月18日,黄政清一家人到父亲生前工作单位,把钱一笔笔还给每位借钱给父亲的同事。其中有一笔写着“吴”字的1万元欠款,怎么都对不上号。黄政清说,无论如何都请帮忙找出这位好心人。3天后,才查清原来是食堂的吴师傅。黄政清说:“我不能辜负大家对父亲的信任,绝不能让父亲的信誉受损。”
黄政清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安树堂,男,汉族,年7月生,辽宁省沈阳市诚沐池浴池经理。
安树堂在浴池拆迁、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不避不怨,在浴池旧址“蹲守”一个多月,集中退还顾客4万多元澡票。他诚实守信、诚信经营的做法被群众交口称赞,新开张的浴池一周内就卖出10万元的澡票。
安树堂是沈阳市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年5月投资30多万元开了一家大众浴池。但仅一年后,因城市统一规划,浴池需要拆迁。听到这消息,安树堂当时就蒙了:刨去7万元的房租和人工、水电等各种经营成本,仅先期装修改造投入的成本就有10多万元没收回来,日渐红火的生意就这样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定要先把联票款退回去”,冷静下来的安树堂首先想到退钱,而不是怎么把赔进去的钱赚回来。年6月29日,浴池被铲车推倒了,安树堂就在废墟旁摆上方桌,工工整整写了一张告示:“浴池因拆迁停止营业,为保护广大顾客的切身利益,顾客们手中有剩余的联票请尽快来退票,望广大顾客互相转告。”那段时间,安树堂每天凌晨5点来到浴池旧址,直到夜里11点钟,始终坚守在方桌旁,等着来退票的顾客。“蹲守”了一个多月,安树堂用借来的钱集中退还了顾客4万多元的联票款。过了集中退票期后,安树堂一算,手里还有几千块钱的联票款没有退回去。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安树堂随身都备好钱,随时准备着退票。终于,大约半年后,联票款全部退完。安树堂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年前给顾客作出的浴池停业一定退款的承诺。凭借着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浴池动迁一年之后,安树堂利用从十几位朋友处借来的40多万元资金,在年10月18日,又开了一家新的大众浴池,取名“诚沐池”。开业当天,“诚沐池”就卖出联票一万多张,一周之内卖出两万余张,价值10万元。那一张张联票,就是居民们给安树堂诚实守信投出的赞“诚”票。
在经营过程中,“诚沐池”对残疾人免费,对低保户免费,每年春节初一至初六、五一劳动节三天假期免费……“诚沐池”每年都要向所在社区里的困难家庭赠送联票,近3年来送出联票近万张。眼看着残疾人洗浴的艰难,安树堂计划为残疾人建一个无障碍浴池,让轮椅可以直接推进浴池,这是安树堂在心中对残疾人作出的承诺,人们相信他的承诺一定能够兑现。
安树堂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周恩义,男,满族,年11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恩义热爱党的宣传工作,20多年扎根基层。他“四次让官”拒绝提拔,专注基层宣传。他拖着病腿到基层访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退岗不退休,热心公益和未成年人事业,开设微博传播正能量,继续奉献余热。
年,周恩义从部队转业到兴隆台区委宣传部,任宣传部副部长,他一干就是20年。其间,有过四次工作岗位调整和职务升迁机会,他都选择坚守在宣传工作岗位。他注重理论学习,写下多万字的读书心得和讲课材料。他组织建立全区千人理论宣讲队伍,带头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讲党课,累计授课0余场。
周恩义总结多年工作理论和实践,提出“四条原则、三项要求、六种方法、两个保证”的宣传工作法,建立“四个一百分”考核体系。他每年坚持抽出1/3时间在基层调研,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都被列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工程。4年,为发展文化产业,他率队考察4个省17个地市,历时一个月,行程多公里,开展辽河文明探源。每天高强度跋涉后,周恩义的左膝总是红肿严重。7年,一场暴雪突袭兴隆台区,周恩义在暴风雪中行走四个多小时查看灾情,致使左膝半月板断裂。医院里抽出关节积液后,找根木棍支撑,仍一瘸一拐地坚持工作。多年超负荷工作,周恩义的左膝旧疾越发严重,不得不摘除半月板,但他不顾伤痛依然坚持去基层走访。
离开工作岗位后,周恩义的心里仍装着工作。“要把20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承下去!”在周恩义的建议和倡导下,盘锦市兴隆台区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他被聘为首届协会会长。周恩义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教育,他开通微博、 周恩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朝阳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