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知识 >> 校园时空团省委到我校开展学生会评估工
本文系言是传媒CBS原创
编辑
山清影
校内新闻
本期热点
团省委到我校开展学生会评估工作
12月2日上午,江苏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评估工作组组长、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吉小林等一行5人莅临我校开展评估验收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桂华、校团委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会上,张桂华介绍了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以来,我校学生会在明确职能定位、精简人员机构、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表示,学校始终将学生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整体格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确保了学生会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纵深发展。
吉小林解读了团省委关于评估验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并强调在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加强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加强服务维权”和“加强舆情管控”等五个要点。
校团委副书记张旺作题为《不忘初心守本职深化改革铸新篇凝聚青年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青春力量》的工作汇报。
按照团省委相关要求,工作组听取了我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自评报告,查阅、复核了有关支撑材料,访谈了校、院两级团组织、学生会工作人员和学生代表,并随机抽取了余名同学对学生会工作进行满意度评测。
经验收评估,工作组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会组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现有成绩,同时就如何聚焦主责主业、创新体制机制、严实队伍作风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学校团委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要求,认真采纳评估工作组的反馈意见,凝聚思想共识,持续推进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学生会组织,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团省委到我校开展学生会评估工作▲
本期热点
我校举行五中全会报告会
12月3日下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在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晓丹作宣讲报告。报告会由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主持。
在报告会中,吴晓丹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新”出发解析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髓要义。
她紧密结合实际,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而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吴晓丹强调,要深入学习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新思想武装和教育广大师生,引导广大师生切实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扬起信仰之帆。
近年来,学校成立盐城理论宣讲传播研究基地,运用丰富理论资源,整合优质师资力量,在理论武装校地联动、互动互促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今后学校要继续深化好的经验做法,并坚持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戴斌荣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校党员干部师生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细抓好,与“四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要在准确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大力宣传全会精神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上下功夫。要把全会精神作为干部培训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高校理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内宣讲,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要研究编制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全会精神引领办学治校效能的提升,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校举行五中全会报告会▲
本期热点
“你好,青春”诗会在我校召开
12月5日至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江苏省作家协会、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文联主办的“你好青春”首届全国大学生诗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
校长方忠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热烈欢迎来自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诗评家、大学生诗人来到东方湿地之都,来到美丽盐师。
他指出,盐阜大地人杰地灵,文脉连绵,文学名家辈出,是江苏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还向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我校文学院开展创意写作、成立江苏省作家资源中心及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等情况。
他说,本次全国大学生诗会选择我校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是对我校探索创意写作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一个肯定,必将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丰富人文学科内涵。
“今天是诗歌的节日,是青春的盛会,”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汪兴国在开幕式上说。“青年作家青春澎湃、充满活力、富有创意,是中国文学美好的未来。相信在场的大学生诗人只要沿着文学前辈们走过的道路奋勇前行,就一定会在文学上有一番作为。”
“祖国的未来在青年,文学的未来在青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诗会的召开,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通过视频热情洋溢地寄语大学生诗人与生活同行,与时代同行,不断提升思想水平与写作能力,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据悉,本届诗会以“绽放青春,放飞梦想,不负韶华”为主题,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征稿,共收到稿件首,经知名专家初审、终审,遴选出武汉大学、上海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14名大学生诗人参加本届诗会。下一届全国大学生诗会将由宁夏师范学院承办。
‘‘你好,青春’’诗会在我校召开▲
校园那些事
01
苏东林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日前举行的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首场师德宣讲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谈到,“教师工作的核心是‘培养人’,要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拥有航空报国的情怀和能力,毕业后能投身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自年成为一名教师,苏东林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已累计33个年头,坚持一线教学岗位的同时,也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了多名电磁兼容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作为教师,我们本身要积极阳光,要充满正能量,要矢志不渝的为国家发展献出应有之力。”在谈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时,苏东林认为,一名好老师首要的就是爱国、敬业,要以德树人,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科研团队里,苏东林经常是每天来实验室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位。在学生的眼中,做起学问来的苏老师又严谨又拼搏。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科学理念浸润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因此,学生们纷纷“模仿”,始终督促自己养成热爱科研、严谨自律的科学态度。
苏东林表示,“我国后三十年的建设者,正是前三十年培养起来的。”新时代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真正的本领、培养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而言,在产教融合、在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结合中,应该有志向探索科学真正的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的思考。
“无影无形”的电磁场领域,苏东林已经奋斗钻研了数十年。她带领团队开创了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这一学科方向,并长期致力于系统级电磁兼容理论与方法、设计与评估、试验系统研制等工作,破解了多项重大装备的电磁兼容技术难关,被业界誉为“电磁女侦探”。
潜心科研攻关之余,苏东林还承担着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教的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电磁场理论》。苏东林说。“这门课要用到很多知识,还要学很多物理学的理论。与此同时,电磁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学起来有时候很难理解。”
“想要做好科教融合,必须要把夯实的基础和知识运用相结合起来。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苏东林指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她经常锻炼学生要从自己的视角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要积极与他人交流探讨,去探讨未知问题的真相。
苏东林表示,“作为北航的老师,我们进行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成为解决国家重大瓶颈问题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这种情况下去培养学生,首先是要学会自己去观察现象,其次要有凝炼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苏东林始终跟学生强调这十六字方针。她说,“我们中国科学家要努力夯实科研技术,踏踏实实深耕自己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要有志于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给出中国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世界科学家的尊重和合作。”
▲苏东林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02
研究生教育很重要
从年的在学人数仅人,到年预计突破万,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在“从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对紧缺人才培养还不够有力等。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提出“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到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研究生教育究竟有多重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列举了一组数字: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0多万名博士、硕士,他们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
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
“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速度。”洪大用强调,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更加凸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迫切。
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还需完善,对紧缺人才培养不够有力。
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还有待持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保障还不到位。
洪大用表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开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研究生教育很重要
点击下方文字,查看往期精彩内容一周歌单音乐咖啡厅丨二十出头的年纪纵横百家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编辑:山清影播音:丁雨王英杰导播:邱金龙蒯世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