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春暖花开,缓缓归矣ldquo闻鸡起读

发布时间:2022/5/11 11:37:22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第二期“闻鸡起读”《论语》学习

诗曰:

古有闻鸡起“舞”

今有闻鸡起“读”

念天地之悠悠

秉初心之未渝!

有一个民族,叫中华民族

有一部经典,叫东方圣典

有一次相逢,叫相约论语

有一种传承,叫书香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河南省文化厅民生大讲堂客座教授,《中华经典》丛书编辑,“《论语》万里行”、“徒步夫子路”首倡者。

君子小人两分法

杨传良

今早王老师讲了“子路第十五”篇第17至19章。此几章都是谈君子的。因此王老师谈了整部《论语》里的君子要义。

人分类的标准很多,有人以“穷富”分,有人以“贵贱”分,有人以“年龄”分,有人以“美丑”分……而孔子以“君子与小人”分,孔子是按德行标准分的,用心是激励人们德行长进,人人重德行了,社会哪能不和谐?环境怎么不幸福?

怎样做一个君子呢?要“义以为质”,首先要正义。站在了正义的立场,还要用礼践行义,还要用谦逊的语言表达义,以诚信完成义。

王老师讲到“孙以出之”时我感触深,此句的意思得理也要有谦逊的态度。我们常说“理直气壮”,这样做的人往往给别人强光刺目之感。如果是“理直气和”才是孔子的意思,得理了,嘴上还留有余情,手下还留有余地,给别人以调整的空间,这样才更促进和谐。特别是夫妻相处,同事相处,邻里相处,鸡毛蒜皮的小事太多,很多矛盾就是因为态度引起来的。本来是小事,可能嘴上留点情事就过去了。如果不依不饶,可能就会小事变大,原来的小事成了星星之火,燎起了不和谐的大火,伤了感情,破坏了环境。听说有的新婚夫妻就为了看电视争频道而争吵导致离婚,可见态度非小事。

曾子临终时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也就是说话注意言辞语气,就会远离粗鄙无礼。这话与今早上王老师讲的内容可以互相印证。

感恩王老师感恩各位老师。.4.29

收尾分享,摘录金句

杨传良

.4.30今天早上第二期“闻鸡起读”收尾分享会,分享的部分句子是:

1、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此句分享的最多,可能是8位老师分享了此句)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先之劳之,无倦。(此句分享的较多)

6、一以贯之。

7、爱之能无劳乎?

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德才兼备)

我印象较深的老师们的感言:

1、退一步小人,进一步君子。(没记下名字)

2、目标清晰,生命清醒。(杨峻涛老师)

3、从远方归来,必有话说。(王福祺老师)

感恩王老师感恩各位老师

大家齐心再接再厉!

诵读经典感悟人生

张书华

感恩王老师、感恩主持人、感恩大家!

诵读经典第21天??

二期收尾,总结分享:

今天主持人让大家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分享感受。

我感触最深的是: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句话说的是人如果有过错不去改正才真正的过错。我想到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没有谁不犯错,没有谁能成为完人。养育孩子也是一样,不想让孩子有错,就是没有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

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在错误中成长,在正确中前行,这是人成长规律,也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初心。“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今天有60多位群友分享感悟,分享时有的群友泪流满面,有的无声哽咽。表达着读《论语》后的改变,倾诉读《论语》的热爱,传递《论语》带来的正能量,为之动容。

二期结束,三期可待!不负韶华不负卿!!!

以义为志,以礼往来,以逊克己,以诚相待

张书华

感恩王老师、感恩主持人、感恩大家!

《卫灵公第十五》第19-20天??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学习感悟: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本章内容讲成为君子的四要素:义、礼、孙、信。

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认为“义”是志向,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其实我们读到孔子说樊须是小人,其实他是希望樊迟有更大的志向,能担当更大的责任,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孙”是谦逊,如果一个人有“义”,有“礼”,加上谦逊,就会成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谦受益,满招损”。出言不逊,这是傲慢的表现。往往得罪人,遭祸殃,都是语言上没有谨慎,所以孔子在这里特别提出出言要谦逊。

“信”是诚实,做人要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个人就不能够立足。所以诚信是很重要的德行,特别是我们要做事,要在这个世间去立足,有所成立,信实就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很有作为的、很有成就的企业家都不约而同的说,诚信是生意场上一个很重要的成功关键。李嘉诚先生,华人首富,他总记着他母亲对他说的话,他母亲是庄夫人,说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不克。哪怕你遇到危机,你也能够平安度过,因为你有诚信。

平常我们都说人可以分为穷人和富人,可以分为好人和坏人……我认为这些都是从外界区分,是看见或者听说的东西,而我们的圣人孔子确从人的本质和内在区分为君子和小人。

我们读经典,读《论语》,就是向圣人学习,怎样做君子,以义为志,以礼往来,以逊克己,以诚相待,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靠近君子了。

减少无效社交,会让我们心清气爽

张书华

感恩王老师、感恩主持人、感恩大家!

《卫灵公第十五》第18天??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学习完这一章,非常有感触,对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开始了检视我的生活,开始着手《断舍离》,开始退出不必要有困扰又自认为碍于情面的十多个群。看到叶老师说她退出了一百多个群,很震惊,为叶老师的果断践行点赞!

通过查看我的群,群内消息每天可能就没看过,也可能偶尔刷一下存在感,或者给群主贡献一人数。听了王老师讲解,觉得好多时间都浪费在没必要群里。我不记得谁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语:“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47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