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曾国藩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发布时间:2024/5/5 11:05:12   点击数: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聪明的人,都在偷偷地下着“笨功夫”。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历史上,聪明者下“笨”功夫的人不胜枚举。

01

最近,抖音的北京大学官方账号的一个视频引起众多人的感慨。中午十二点十几分了,已经下课好一会,还不断有人找老师讨论问题。上一堂课刚结束,下堂课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进来了。上课前二十分钟,教室就已经坐满了。并且,为了课上能够听得更清晰,大家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前排的座位。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隔壁的清华大学。下课20多分钟了,许多同学并没有离开,而是围在讲台周围,和老师讨论上课时有争议的问题。网友感慨:这学习氛围也太好了吧!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学霸之所以是学霸,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毕竟我们都遇到过“别人家的孩子”,平时学习不用怎么努力,临近考试的时候,稍微复习一下,就能考个高分。而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但看了视频里的这一幕幕,你还相信“天赋决定论”吗?许多时候,我们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便觉得努力不会有结果,但其实这只是你在自我暗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贴上标签,会让你继续在潜意识里朝着你所说的话去做,比如这件事很难,好像搞不定,所以你给自己找了借口放弃了。当有人说你没在这方面没有天赋时,心里就觉得自己没有了希望,不可能做好,于是你放弃了。但在这方面没有天赋,不代表另一方面没有天赋,非自己所擅长而不为,若不擅长苦苦追寻未必得势。成功的路千万条,选最适合自己的,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02

有段时间,名校学霸的作息时间表上了热搜。清华学霸马冬晗,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入睡。上课之余,不忘记听CNN英语、复习微积分、高数、锻炼身体,生活被安排得充实又高效。浙大学霸胡一捷,每天6点起床,12点半入睡。每个时间段的学习都被精确到几点几分,可谓是分秒必争。最近,一位在清华读博的94年小哥哥小宇爆红。从本科到博士,他在清华医学院已经度过了七个春秋。他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样子,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江直树”。这个清华学霸的日常作息是怎样的呢?早上七点钟,他必定会出现在清华医学院的实验室里。等到收工的时候,可能已经半夜,甚至常常通宵。在大学生招聘现场,很多人才算真正明白了学历的重要性。一位参加招聘的毕业生感叹,在招聘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博士您坐下,硕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专科你让一下。”有人说,自己曾经也写过这样的时间表,可惜还是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学渣。那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就是学习习惯和自律。学霸是写完计划表,然后执行了;学渣是写完计划表,然后坚持几天就放弃了。钱钟书以博闻强记出名,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这些都源自他长期坚持阅读。他进入清华的目标就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村上春树到了28岁,突发奇想要尝试写作,于是辞去了酒吧的工作,每天早起写作4-5小时,然后去锻炼身体,坚持跑步长大八年之久,中午则听听音乐、看看书,晚上推掉应酬,坚持早睡。《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成名前,每天都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回家也是看书写书。一年又一年,一直这样。他自己都说过,每天都看似枯燥无味,关键是你想不想过这种生活。谁都能做,只是大家都不做。这些事实,无一不揭露了一个扎心真相:天赋,不过是你为自己的懒惰所找的借口。所谓的天赋,都是骗人的。

03

宋代苏轼有一首《洗儿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许许多多“聪明”的人,处处走捷径,事事占便宜。看似走得快一点,但往往走不远;有时候相反,人“笨”一点,走的慢一点,倒是能够走得远一点。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还在耍小聪明。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人,也是近代史的第一人,27岁考取进士,随后只用了10年的时间,从一个七品芝麻官到二品大员。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间看似最笨最拙的东西能够胜过这天下最聪明最巧妙的东西。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又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他总结自身经验,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所以“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事实上,越是愿意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我们就越能够少走弯路,在机遇面前顺势而为,在危机之下不掉链子。李嘉诚有个著名的时间表,每晚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12点必须睡觉,早上5:59准时起床,决不拖沓,差不多坚持半个世纪之久。单是这份毅力和自律,如果你也可以做到,不一定能成为第二个李嘉诚,但一定不会太差。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小聪明的人,总是试图寻找捷径,遇到困难想方设法跳过这一步。但那就像建一座大厦一样,重要环节松松垮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坍塌下来。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投机取巧,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建起自己的高楼。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说明:文中少量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68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