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神童魏永康跌宕一生的启示不要再这样教

发布时间:2023/4/6 14:50:52   点击数:

11月17日,魏永康之妻付碧的个人账号发表讣告称,现年38岁的魏永康于年11月9日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定于11月18日上午在湖南隆回出殡下葬。

这一则消息,将沉寂已久的“神童”魏永康重新拉回大众视野。

魏永康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年,年仅13岁的他以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的物理专业,年,17岁的魏永康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一度有“东方神童”之誉。但三年后他被劝退回家,曾在国内引起广泛的教育思辨。

01跌落“神坛”的天才少年

曾经的“神童”魏永康,与同龄人相比,他可谓天纵奇才:

2岁识千字,4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迎来了人生的荣耀巅峰。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道路,魏永康应该一直顺遂下去,留校搞科研,在学术上一路开花,成为人生赢家。

可没有人想得到,魏永康的“神奇”戛然而止。

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而其母亲对此大失所望,痛心之下不仅毫无劝慰,反而恶语相向。

魏永康此后的人生,一路坎坷。

年,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邀请他去上班。由于生活的“不适应”,他辞去工作。

此后,魏永康辗转于深圳、南京工作,参加过北工大物理专业研究生考试,以失败告终。

挫败下,魏永康一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长达39天,他揣着近块钱,跑了16个省市,期间不小心弄丢了余钱,身无分文,落魄街头,最后被警察将其带回母亲身边。

4岁学完初中,8岁上中学,13岁读大学,17岁读研,20岁被劝退,38岁突发疾病离世……被誉为“东方神童”的魏永康,走完了高度浓缩的一生。

短短38年,从年幼时初露锋芒,到少年时得意辉煌,奉入神坛,此后急转直下,泯于众人,从曾经家里不得不提的骄傲,到羞于谈起的窘迫,一代“神童”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02“神童”的养成之路

一个智商如此高的孩子,最终沦落至此,世人无不困惑:他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这个样子的?

将时间倒退回年,看看从出生到离去,这个曾经的天才少年,是在怎样的教育中度过的。

从1岁那年,魏永康在母亲单位的水泥地板上写下七八十个字的“神奇”表现开始,众人惊叹之余,母亲感受到了他异于常人的智商和学习天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了孩子的学习,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一手包办了孩子的生活。

从魏永康8岁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了她的陪读人生。年,在中学领导的安排下,曾学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年,曾学梅从百货公司下岗,更加专注地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她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连牙膏都要挤好。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从小到大,他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也没有朋友。因为怕影响学习,母亲不让他出门,同学想找他玩,也被母亲拒之门外。

在这样的教育中,魏永康既没能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学会如何待人处事,他的人生目标只有“学习”二字,其他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独立自主能力完全为零,毫不夸张的说,他是在与外界“失联”中长大的温室花朵。

但太过耀眼的光环,让人忽略了他自理能力的缺失。

而一直沉浸在培养儿子成才当中的母亲,也从没有在意这一点。

“就算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肯定很快就能学会的。”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什么的,哪有学习重要。

而这些,都为他将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03失控的人生

等到进入中科院,母亲无法继续陪读,失去照顾的魏永康,突然“失控”了。

空有高智商,却不会安排自己生活,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房间不打扫,屋子臭烘烘,袜子脏衣服随处扔。

他完全不会与人交流,平时的实验活动,每次一有讨论他就默不作声,导致试验无法进行,同学对此也颇有非议,因长时间交不出毕业论文,他自己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打击。

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上课常常迟到,不记得考试时间,不记得写论文,与导师零沟通,为此很多专业课的成绩都是0分。因为没写毕业论文,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年,魏永康因为无法完成学业被中科院劝退,此时的他,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

生活常识教育的缺失,终究在这一刻彻底反噬。

听到一直引以为豪的儿子被劝退的消息,母亲忍不住崩溃呵斥,而被退学回家的魏永康,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自暴自弃、离家出走,一个多月后身无分文,被警察发现送回了家。

04再次成长,融入生活

经过儿子的离家出走事件,魏永康母亲痛定思痛,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带着儿子再次“成长”:

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教他照顾瘫痪的父亲。

为了让儿子“走出去”,她请他的同龄朋友来家里做客,教儿子如何待客、与人交流。

在母亲的引导下,魏永康才慢慢走出了封闭的小世界,逐渐融入社会生活。

17年过去,他成了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和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如果不提起,没人知道他曾经是个神童。

他被捧上过神坛,又被粗暴地拉了下来。从天才到凡人,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令人唏嘘。

诗人于戈说:“为人父母,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学不会放手,一昧大包大揽,父母替孩子走过的路,终将成为他爬不上去的深坑。

05生活中,这并非个例

现实生活中,不止一个“魏永康”,更不止一个“魏永康的母亲”。

五年前,有一则新闻震惊网络:

一位留美双料女博士,因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极度欠缺,被企业辞退后无法继续申请签证延期,最终沦落街头。被遣返回京时,身上只带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片。

这位来自中国西北的女孩,是一名妥妥的学霸,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北大毕业后又一路读到博士后。

面对询问,女孩反复说:“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

其父母也承认,他们从来不让女儿做任何家务。

现实是残酷的,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与人交际的成年人,即便是天才学霸,也不会被社会接纳。

每一个无法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双不愿松开的手。

在网上看过一个短视频:

小鸟在墙角发现一只虫子,就张大嘴巴追着虫子跟前,好像在等着虫子主动爬进它的嘴巴里。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评论里说:那样子,像极了被父母溺爱的孩子。

被喂惯的小鸟,以为张嘴就能得到食物;恰似被宠溺呵护长大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便茫然失措。

这样的教育,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06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需要的?

大部分时候,父母都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60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