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醍醐灌顶水木

发布时间:2024/4/10 22:23:06   点击数:

爱因斯坦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

也就是说,这一个维度的问题,要到上一个维度里才能寻找答案。

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升维思考。

男人有两大妙招:

拉良家妇女下水,

劝风尘女子从良。

女人也有两大妙招:

和穷人总是谈钱,

和富人总谈感情。

客户也有两大妙招:

和质量好的谈价格,

和价格低的谈质量。

人的本质就是一团能量,人时刻跟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量性质和级别的不同:

有的人可以干扰你,有的人可以感化你。

有的人可以拉高你,有的人可以拉低你。

“能量感应”是世间一切关系的根本:

科学家称它为能量;

道家称它为“气”;

佛家称它为“缘”;

儒家称它为“礼”,

众生称它为“利”。

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场:

身边那些最容易上当/被收割的,往往都是聪明人。

这些年我都想不通这究竟是为什么……

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

那些骗人的把戏和坏蛋,有一个共同的绝招:“暗示收割法”。

他们不会明着用大网捕捞你,而是通过各种暗示的手段在钓你:

你看我,是不是很有钱?你瞧我,是不是很成功?

你也可以像我一样!

我发现了成功的捷径,赶紧跟着我走!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发现这种暗示,越容易被这种捷径吸引。

当然,这是坏蛋的伎俩……

而那些傻子,就不容易发现这种伎俩,他们只能傻乎乎地站在原地。

以遍地的高楼大厦和房地产的成熟为标志,人类这一轮大基建时代已经结束,整个社会的框架结构已经完成。从现在开始,人类发展驶向新的快车道: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科技创新的迭代不断加快,数不胜数的新功能产品让人目瞪口呆,各种传统观念被挑战,人们的三观被摧毁重建,道德底线被不断击穿……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将越来越迷茫,绝大多数人都找不到人生的坐标和意义,只能机械式的竞争和奔波,焦躁/偏激/厌世/消极等各种负面情绪充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谁能帮助人们找到物质之外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家不再外求而是去内求,重新燃起对真善美的向往,甚至能改写“成功”的定义,并且让大家更加有序地生活,谁就是世界下一轮文明的引领者。

巴菲特是说过:要想彻底了解这个世界,有一个好办法:先把自己的领域研究透,挖出其中的底层逻辑,只要你能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领域的事,从而看清世界。

如果你还没有看清世界,那是因为你对自己的领域挖得还不够透。只要你对自己领域扎的足够深,一定可以看见真实的世界,这就是“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因为所有领域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事物越往底层走越接近,而且越简单。知识和技能是分领域的,但智慧是不分领域的,可以击穿所有领域。

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能力,一旦你拥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一眼看穿各种事物的本质,可以在各个领域间自由穿梭。

显然巴菲特是因为投资而悟道了,我们也可以因为深挖自己的领域而悟道。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勤劳根本不能致富,最多填饱肚子,资源也不等于成功,因为一切信息都会越来越公开透明。

所以,请不要用行动上勤奋来掩饰你大脑的懒惰,也不要用资源的丰富掩盖你认知的缺陷。

自己强大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学习成长是通向强大的唯一路径,自助者,天助之!

度枕边人容易,还是度天下人容易?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志向远大,大到想成就无数的人,甚至想普渡众生。但是低头一看,他就连自己身边那个最亲近的人都度不了,更成就不了……

其实,度枕边人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身边那个人的各种问题才都是切切实实的,是需要一个个的去解决的,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有这个耐心和修养,于是就干脆叫嚣着去“度天下人”好了,毕竟“度天下人”这件事挺容易的,嘴上说说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人都把所谓的“度天下人”这四个字放在嘴上,其实是为了逃避面对自己的枕边人。

很多人一直对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却口口声声标榜自己远大的“理想”,他们舍近求远,信口开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

所谓的“改变世界”也好,“成就众生”也好,其实都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因为眼前的问题才是最实实在在的,是需要一个个的去解决的,而那些梦想和志向只需要张一下口就来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人早一天知道自己是谁,就会早一天活出真我,从而走向自强。

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努力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人生的最终使命,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找不到自己,就是我们焦虑/迷茫/绝望的根源。

人生的坐标和意义,都在找到自己那一刻建立。

一切价值尺度都在这个基础上探讨才有意义。

在此之前,看似有无数的选择和可能性,其实只不过是障眼法,来测试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定力。

当你找到自己,它们顿时消失。

《周易》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而上”,谓之“道”。西方人的思维是“形而下”,谓之“器”。

中国人考虑问题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凡事先看宏观,再去看微观,非常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

西方人考虑问题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凡事都是以试验为基础,一点点去推演,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推演出来的东西。

中国人重视“象”,认为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和“器”。

西方人重视“器”,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物质形成了客观世界。

中国社会有个特点:说话喜欢反着说,也因此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要反着听。

学会反着表达,反着理解,你才是正常的。

数学上是“负负得正”,说话也是“反反得正”,大家都反着来,结果也是正常的。

怕就怕在:人家都反着来,就你自己正着来,有啥就说啥,听啥就是啥,那你就是个傻Ⅹ。

什么是高品质的关系?不管是朋友、伙伴、恋人、还是亲子之间,都需要先有一方袒露自己内心的脆弱与真实的心声,这时对方要能捕捉到那个点,给予深刻的理解和共鸣,并且同时也能袒露自己的脆弱或隐藏,让对方照见自己。

就在那一刻,彼此都被对方看见了,好感于爱油然而生。这个需要的品质是,彼此对自己有很深的觉察,对他人也有很深的温柔,人生在世,能遇见深度看见自己的人,是极度幸福的,因为那个东西叫“爱”。

没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往往会上人的当;

受过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往往会上书的当。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3%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67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