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简介 >> 深职学生到深职教师,杨顺志说职业教育一
11年前,杨顺志满怀好奇之心报考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当时,他对这所学校的名气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它之所以有名。如今,11年过去了,杨顺志重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但这一次,他已不再是学生,而是这所学院的一名人工智能学院的教师。
他的选择经历了3年的专科学习和8年的本、硕、博深造,从专科生到博士毕业生,从校友到教职工,杨顺志经历了身份的巨大变化,也更加理解了一名大学教师的初心。
他回顾道:“当我填报高考志愿时,来自湛江的我,出于好奇选择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我想了解这所学校究竟有多好。”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比赛,经常光顾图书馆和社团。他还在年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当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唯一代表高职院校参赛的学校。指导老师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只需确保“车能跑起来”即可。经过7个月的紧张备赛,杨顺志所在的团队在华南赛区获得了光电组的三等奖。
杨顺志指出,学校会免费提供学生所需的设备,包括开发板、电阻、芯片、绘图工具等。他强调,作为理工科学生,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强,单纯依赖书本上的被动学习并不适合他们。“我们的课程要求专业实操时间不低于总课时的50%。”年,杨顺志升入韩山师范学院,之后在年和年分别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今年9月,杨顺志成功毕业,成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他的回归让他的班主任感到非常惊讶,但也感到非常高兴。
杨顺志明白学生们追求的是什么:“‘重视实操’,这就是捷径。不管是就业、创业还是升学,首先必须掌握好技术,具备一门专业技能,然后选择的机会就会更多。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杨顺志说。当他得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各种比赛,从全国赛到校级比赛时,他鼓励班里的新生们:“未来,我一定会带你们走上领奖台。”
在接受采访后,杨顺志返回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工作。他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视为自己梦想实现的地方,他希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学校的建设,并通过自身经历鼓励年轻师弟师妹,坚守初心,踏实前行,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创造卓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