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新闻 >> 讲座笔记如何通过教育戏剧帮助学生理解
12月5号外研社和青苗国际双语学校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中文母语教学线上论坛,论坛共由7场分论坛组成,本文整理了分论坛张紫朗老师的讲座内容,主题为“如何通过教育戏剧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
学习目标
教育戏剧理论(DIE)在文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戏剧方法?戏剧教学法课堂设计教育戏剧理论(DIE)
DramainEducation
AppliedDrama应用戏剧(英)EducationalTheatre教育性剧场(美)老师做一个推动者、引导者、导演,让学生应用戏剧元素来实现教学目标。戏剧在教育上的应用:戏剧在治疗上的应用:资料来源:刘晋立、张晓华,《戏剧应用之范围与运作》,台湾新北,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戏剧治疗是一种手段,用以协助人们去了解与舒缓社会及心理上的难题,解决精神上的疾病与障碍。它是以简单的象征性表达、创作性的架构,包括口语与肢体的交流,使参与者借着个人与团体来认知自我。”——英国戏剧治疗师协会(BADth)TheBritishAssociationforDramaTherapists)小时候被狗咬的经历,长大以后看到狗会条件性的往后退。这是因为我们身体中的记忆会第一时间控制我们的行动,戏剧教育法就是借助我们的“情绪记忆库”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以前的经历调动出来,从而更好的呈现角色。教育戏剧的范围SpectrumofDramainEducation(DIE)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戏”和“剧”二字,中文解释为斗争和冲突;英文“Dama”来自希腊文“drainein”,原意指行动。以诗或散文的一部著作,其中安排了演员表演模拟人生和人物,或一段故事,并透过动作与演员的对话来表现。——张晓华(,3)黄丽萍(,2)Part2:ExplorationofthechosenapproachtothetextTextsareexploredintermsoftheirperformancepotential.Studentsgenerateideasforthetransformationofproseandpoetrytextsintodramaticform.Studentsspeakandwriteappropriatelyabouttheirideas.——IBDP语言A“文学与表演艺术"课程要求戏剧在教育上的应用历史:“教育的全部活力的主要泉源是在于本能,及儿童冲动的态度与活动,而不在于外在素材的表现与运用。因此,不论是透过他人的理念或是感知,以及这些按着无以计数的儿童自发性活动,如:装扮(plays)、游戏(games)、尽力模拟(mimicefforts)......都能被教育所运用;这些都是教育方法的基石。”——杜威(),《艺术之体验》(Artasexperience)教育戏剧(DIEteacher)DramainEducation,DIEDIE指教师在课堂内能自由灵活运用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它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让参与者在指导者有计划的架构下,发挥想象,表达思想。在实作过程中,以建构式的教学模式(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y)进行学习。基本上教育戏剧不以演出为取向,而是由教师在课程内与学生互动的教学。
教育戏剧的基本教育概念
实作性的阶段教学:即“行动”和“做中学”,在实作中培养对人、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心理认知模戏的学习:戏剧提供似真的想像环境进行模拟学习,是一种自拟的学习然、自在、安全且没有现实与心理压力的学习模式。个人成长“:专注、感知、想象、外表自我、语言表达、情绪和智能。情境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建立使学习者能透过各种不同环境的概念不断地互动、沟通、协调和探索来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以程序为中心的学习:教学策略及设计应包括戏剧教育阶段性性成长特征(想象、拓展、实作、沟通,并反应出观点、概念与感觉。)建构式的教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即依据学生年龄成长的特性,尊重学生的认知体系,以其社会语言的沟通来建立的教学结构。通过戏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戏剧提供了真实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去实作。用教育戏剧去教学的老师,在教育戏剧中的角色很多,既是是教又是导演、研教员。老师需要提供鹰架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学生通过一道道情境进入到戏剧环境中,在情境中学习。DorothyHeathcote桃乐丝·哈思可特被誉为发明戏剧教学法的天才。是西方戏剧教育界的戏剧学习媒介论(dramaasalearningmedium)的巨擎。老师入戏(teacher-in-role)的始创者专家外衣(MantleoftheExpert)是她倡导最久,也最常提及的一个方法。思想背景(Background)GavinBolton介绍DorothyHeathcote心目中的英雄是乡村教师MissHarrietFinlay-Johnson。教学形式(TeachingMethods)“Dorothyquestion”,激发学生思考。教学原则(Teachingprinciples)以学生为中心、安全网、反思。教师角色(Teacherrole)DorothyHeathcote比喻为助产士(即戏剧教师的)专家外衣模式指把学生卷入在课堂中的多重任务里——读、整理资讯、写作、艺术与工艺、科学、数学等等。学生们在虚构的文本中扮演角色,他们将带着一种责任感到他们的学习里面,老师能够透过戏剧,对学生们要求更多。DorothyHeathcote“专家外衣”模式教学案例如何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如何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什么?学生身分:旅馆专家的分身来研究中国文化。任务:了解西方客户需求和态度的西方旅馆专家对于中国旅游协会所要求建立一个“训练学校”旅馆的反应。专家们必须首先研究中国文化,以便以适当的风格来装备这旅馆,反映中国食物、装饰、传统等等。小心准备教授的课程,好让中国旅游协会能经营这“旅馆”,并训练全体员工预先准备好如何面对西方观光客。这包括制作录影、准备对话册子、设计中国菜单、鼓励西方客人尝试中国菜等等。DorothyHeathcote认为教师成长的三个要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然后设计尽可能影响激励他们的教学策略。接受同侪的意见。保持好奇心。GavinBolton盖文伯顿与DorothyHeathcote是好朋友戏剧教学方面的国际权威经常求问的问题:?戏剧是什么??戏剧在什么时候是戏剧??教育性戏剧什么时候走进戏剧的核心??当戏剧运作达至最佳效果时,戏剧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戏剧的元素Theelementsofdrama所有戏剧皆为人类真实行为的虚构模式。Alldramasarefictionalmodelsofreallifehumanbehaviour.资料来源:JohnO’Toole,DramawiseAnintroducitontotheelementsofdrama.过程剧ProcessDrama过程剧是指带领者通过铺排故事的内容、剧情、人物等戏剧元素,引领参与者走进戏剧的世界。带领者用的并不是剧本,而是一连串“片段式”的创作活动,这些创作活动由带领者和参与者共同完成。參考資料:李俊亮、黃婉萍,《劇場的用家》,IATCHongKong,.文学跟戏剧的关系
文学的作用“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文学教学的目的文学不只加强语言学习和令人愉快阅读,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的心灵世界让读者有所感受、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文学作品是个平台,让文本与读者交流:文本提供资讯源泉(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刺激读者;同时读者以自身的经验、回忆、心理状态、文化背景演绎文本。二者互相输送火花。此时,原本的作品已变成新产品,即“诗”(poem),因其满载二者交流的成果。——LouiseRosenblatt(-)成功的文学教学课堂参考资料:何洵怡(),《课室的人生舞台》。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教育戏剧和文学教学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DIEandliteratureteaching学习文学批评的思考途径:戏剧教室、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头脑清醒的辅导者;以尖锐问题刺激学生的提问者;判断学生思考深度的评估者。学生角色:层层深入研读作品的读者;与文本、他人交流的交流者;不等老师的标准答案或他人的文学批评,而是经过多次阅读文本,不单单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还要结合自身经验与文本交流并主动诠释文本的主人在特定处境领会人物情感思想的表演者。学习过程中不停思考的思考者。戏剧教学对文学教学的启示戏剧教学能令学生既享受阅读,又研习文学作品。走进角色:学生扮演角色投入戏剧处境使学生产生同理心,与文本产生连接。走出角色:学生脱离角色扮演,回顾之前的扮演角色时的情感经验与所处的立场,走向反思和批评的层次。戏剧教学的误区澄清“强调重视读者对文本的诠释,并不是允许读者胡乱发挥文本所包含的资讯(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是依据。“老师要放手,不要以自己终极的意念、解释为依归对学生而言由于意识到自己是阅读过程的主人,故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把自己的经验、思绪汇聚于文本的资讯里。“这不但提高学习动机,也使他置身丰富的处境,不断探索自己与文本的世界,充实其阅读、说话、写作内涵,从而更全面认识人生。”——何洵怡()《课室的人生舞台以戏剧教文学》学习的框架过年穿红色、吃一些事物、领红包、给长辈拜年(器物层)为什么要给父母拜年(制度层、风俗文化)孝道(精神层)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带着学生觉识、认知、反思和认同。常用戏剧教学法(conventions)戏剧教学法课堂设计
案例一白先勇《我们看菊花去》热身Warmup:破冰放松扮演角色的心理准备活动与作品主题互相呼应沉静反思Cooldown学生走出角色学生反思总结,转化所学戏剧教学法的运用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主题、人物、人物关系)过程剧简介焦点问题:亲情到底是什么?学习目标:启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学对象:15-16岁,国际学校学生,20人(男女各10人),学生的中文能力为母语水平。教学时间:分钟,分三堂课完成,每堂课为80分钟。过程剧设计前文本(Pre-text)观看影片:《我有一个精神病儿子》选择目的:为了引起参与者的兴趣以QA方式,讨论推测的特征及内心感受、妈妈的内心感受、旁观者的内心感受。参与者身份:自己Convention:墙上角色情境建立(ContextBuilding)第一个情境:第二天学校要进行大考,A情绪出了问题.….。ABCD之间发生了什么?以定镜呈现出来。第二个情境:A半夜发噩梦,大叫起来。ABC之间发生了什么?以定镜呈现出来。第三个情境:A医院看病回家…….。ABCD之间发生了什么?以定镜呈现出来。设置目的:为了使参与者感受,当家里有精神情绪问题的人时,我们的反应会怎样?(学生的思考和抉择)Convention:定镜表演第四个情境:情绪精神有问题的儿子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医院充满恐惧,他表示需要家人的陪伴。这时医院进行讨论,意见不合,但要有个决定。设置目的:为了使参与者完成置身于冲突事件中,产生戏剧的张力,以思考家人之间的感情关系。Convention:片段重演参与者身份:角色主轴时间(CentralEvent)
情境:(有精神病患的家人)医院/留在家里,这天深夜,他的的家人浮想联翩,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请用内心独白表达你的所思所想。设置目的:引导参与者探讨角色内心世界,反思自己的行为呈现了怎样的亲情状况。Convention:内心独白参与者身份:角色抉择或挑战DilemmaorChallenge情境:家里出现严重病患者,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顾,你会放弃自己的工作陪伴照顾她/他吗?设置目的:引导参与者进入议题核心,思考我们面对家庭困境时,我们对家庭关系的看法、信念、倾向是什么?Convention:角色带入参与者身份:角色?自己?沉淀或反思ContemplationorReflection以白先勇的《我们看菊花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良心小巷的活动。设置目的:引导参与者进入运用第二篇类似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思考核心问题。Convention:定镜、良心小巷参与者身份:角色、自己角色(Debriefing)参与者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分享:我认为哪些因素能保证家人之间的关系稳固?为什么我这样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真的具备我所罗列的因素,家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是怎样的?然后安静反思自己对待亲情的看法,给自己的其中一位家人写张心意卡片。设置目的:借着参与者的分享,使其对“亲情到底是什么”有更深的思考;借着给家人写心意卡片,使他们抽离出来,成为自己身份,思考如何与家人相处。参与者身份:自己案例二
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戏剧教学计划:案例三
刘以鬯·《慧泉茶室》
独白在教学中的应用:独白教学实践案例《香港短篇小说百年精华》中〈慧泉茶室〉的独白稿片段分享教学步骤熟读作品-理清情节-理解人物-内心独白-提问讨论独白应用示范作品:《慧泉茶室》(刘以鬯主编,《香港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教学步骤:三个阶段。学生:能掌握情节内容。难点:准确指出作者抨击的一种社会现象,洞察人性。独白目的:呈现角色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充满挣扎或表里不一的状态。教学设计循序渐进,老师示范何谓独白至后期学生演绎。学生挖掘《慧泉茶室》所揭示的人性阴暗面,互相讨论、写剧本、演出、人物评析。独白后的提问-引导学生探讨阿奎和潘三婆的心态:潘三婆为什么不肯把结婚戒指借给儿子?你认为潘三婆赢了钱后的心情如何?潘三婆在上吊前,你认为她想了些什么?阿奎偷母亲的钱的时候,你认为他在想什么?阿奎赢了钱,你认为阿奎在想什么?母亲被人打劫后,阿奎为什么怀疑母亲把钱藏起来了?你能看出阿奎这类人有什么特点?定格(镜)表演和思路追踪教学
定格:表演者展现事件情景的定格画面。方便仔细分析想像情境思路追踪:帮助理解定格整理分析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必须以人物的第一人称说话案例四妮基·卡罗《鲸骑士》DB中文LL课堂中运用论坛剧场:提问角色(热板凳/坐针毡)Hot-seating提问层次根据克拉夫与布鲁姆的情意领域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岀不同层的问题,由最基本的情意理解到高层攻的生命体会,逐步启发学生掌握作品的涵义。案例五朱自清·《背影》提问举例:朱志清《背影》“卖橘事件”提问角色(热板凳/坐针毡)探讨父子关系提问者带着各自独特的经验参加,问及各自与《背影》相关故事。朗读剧场Readers’Theatre背景:过去二十年,北美和澳洲等地已把朗读剧场用于语文及文学教学。元素:包括朗读与戏剧两个元素。观众:能富想象力地聆听,在脑海中重塑另一个艺术世界。朗读剧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传意模式。朗读剧场的好处朗读剧场之后的延续活动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讨论说话训练:谈谈朗读训练。文学赏析:讨论角色性格、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写作训练:写朗读剧场演出的剧评、写信给角色、通过另一戏剧技巧演绎作品等等。评估方向(Evaluation)张老师分享的教育戏剧参考书籍:分享张筱叶老师一篇关于“监狱戏剧项目”的文章:
为了继续进监狱,我就去读博了
张筱叶一席第位讲者
注:本文图源张紫朗老师分享的PPT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