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听了周贵银老师妙解论语首期课,没想到

发布时间:2021/8/16 15:45:43   点击数: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http://pf.39.net/xwdt/151012/4708221.html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从未想到,从初中课本上就开始学的、人尽皆知的短短30个字,竟然蕴含着如此高纬度的智慧和孔子师徒那么大的践行理想的决心。(看到了人生的四重境界)——题记

01#

第一重境界

记得初中时我是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第一重意思我认为我掌握的是比较好的,但当时我把第一重意思当成了全部,如井底之蛙,也如柏拉图的被链条所在洞穴的人。具体我就不翻译了,第一重境界就是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要找志同道合的人且自身有良好的修养。

02#

第二重境界

随着古文学习和基本原理学习,我渐渐的对论语展开了深层次思考,这时《华杉讲透论语》这本书,给了我较大的触动和思考。比如“学习”,学指什么,习指什么。为什么这句话放在第一句?其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把论语一半的意思都囊括在内了,学好论语的前提就是学好这句话。学的几重意思,一曰学习知识和语句并适度背下来,二曰模仿圣人,三曰知行合一;习的意思,也是学习和练习的习,不是复习。这是第二重意思比第一重意思的根本区别。听圣人的教诲,照着圣人说的做,然后证悟。“有朋自远方来”和“人不知而不愠(怨恨)”,首先是志同道合的人,然后如果自己不被人所理解的时候呢?不生气,才是君子。你要求别人知道你的想法,但是首先要问问别人的想法你都知道吗?日常工作、家庭矛盾等等生活中一切怨恨的根源都在于“人不知而不愠”。

03#

第三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我认为,一是在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治天下,但是我们总有家庭或者有公司,有朋友、有客户、有和自己联系的上游和下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修自己,外求知识,内修慧心,改变自己的同时,静水深流般去帮助家人,帮助周围,改善公司等等,当吸引力法则发生时周围的全世界都回报你时,是不是“不亦说乎”?另外就是把第一句结合历史来读,朱熹评写过《论语》,张居正也评写过《论语》,整个朝代历史都在受《论语》的影响,多读读历史,把自己代入,同时结合论语,多想想,各自有各自的收获。

04#

第四重境界

这是我这周上周贵银老师半天《福慧密码》课,老师讲到了我才证悟的。原来这三句话是生起善法欲的内在逻辑递进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指学习道,学习真理,生气善法欲,为自己证悟而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佛渡有缘人,追求真理的同时寻找同路人,这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做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宣扬佛法和真理的过程中,在末法时代的大潮中,我们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这不是我们的错,同时我们也不气馁不生气,仍然不忘初心,不改初心,继续追寻自己的信仰,继续走着,一路走下去……感谢周老师,让我证悟这么高维度的智慧。此文也权且当作抛砖引玉。

*本文为凌凌漆师兄听微课感悟,感兴趣想要学习《妙解论语》的家人,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学习。

点击学习《妙解论语》微课

参透修身、齐家、治企的终极大道!

ealBuddha.IfwenormallyregardBuddhastatuesaswood,canyoupractice?WereallyregardtheBuddhaastherealBuddha.Thereareseveralaspects:toacertainkindofperson,itisZenmeditationforthatoldpractitioner.hereachedthepeakandwastooclearaboutthedifferencebetweenBuddhaandsentientbeings.PatriarchDanxiabrokehisbelief.Thisisnotsomethingwecanusecasually.YoualsowenttothetempletotakeaBuddhastatueandsplitit,thenyouc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xw/232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