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每日一则论语
儒学不是宗教,却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宿。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算是好的了。但不如贫穷而能乐道,富有而知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知的事情,你就能由此推知未知的事情。”
贫穷与富贵大多数时候是我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决定的,比如颜回生在陋巷,子贡生在官宦之家。
子贡的显赫家境在孔子弟子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这样一份先天优势,让年少轻狂的子贡做到不骄傲实属难得,在子贡的心目中这就是最高境界了。
可不嘛!一个人生下来要什么有什么,起点就是别人终其一生无法达到的终点,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能够做到不骄傲的确非常难得,所以他特意来向老师确认。
老师也看出子贡没有仗势凌人的难能可贵,并给予了表扬,但告诉他这只是道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穷人来说,贫而“无谄”属于表现在外的言行,有真无谄,也有假无谄,毕竟有些人撒谎的水平还是挺高的;贫而“无怨”才是真难得,“无怨”是内在心境,只有自己知道。“无谄”不一定“无怨”,但“无怨”必能“无谄”。
对于富人来说,不骄横,是一种道德自律,是难得的好品质,但相较于贫穷而不怨恨来说,还是相对容易很多。
试想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睡桥洞的人,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能够做到不怨恨;另一个住在豪华大别墅,天天山珍海味,只是不炫耀。哪个要更容易做到呢?
故孔子有云:“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同时孔子也告知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贫而乐,富而好礼”。
这里“贫而乐”乐的是“道”,即颜回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对于富有的子贡来说则要做到“富而好礼”,事实上,后来的子贡的确是按照这条标准在要求自己,正是这次点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
孔子弟子中的天选之子
端茶童子即是圣人
认知差距
带你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人生只有两件事是确定的:死亡和纳税
司马牛:四海之内皆兄弟
辰鑫学国学以文会友,以友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