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版本 >> 新书快报丨何以为人儒家人生哲学思辨
《何以为人——儒家人生哲学思辨》
于超著
定价:38.00
出版时间:年1月
ISBN:-7---3
内容简介
儒学作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其创新发展离不开历史层面的积累,更离不开对日常生活年久日深的渗透,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本书以儒家学说为依据,立足现代人的生存焦虑,阐述了人应该怎样活以及人生意义等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人生哲学。何以为人,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作者以细致的考辨和大胆的推论,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气质的人生哲学。通过独具视角、清晰条理的儒学阐释,贯通儒家睿智的人生哲理,诠释宏观人生发展的点滴现实思考。透过浸润心灵的先贤哲思,帮助读者理解儒家的人生智慧,思考基本的人生问题,汇聚成化解人生难题的精微内在动力。
作者简介
于超,山东莱西人,教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团队成员,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获得者。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三项、国家重点课题两项,主持中央直属中央高校专项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改项目一项。与石中英教授主编《黄济教育思想论要》,独立编著《世代相传的中华优秀儿童故事》,参编著作多部。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编辑推荐
1.聚焦“现代人的生存”,探究人生哲学的意义;
2.品味儒家人生哲学,感悟人之为人、何以为人、人将何为;
3.纾解社会焦虑,于思辨中观照人生得失;
4.引导读者把握人生追求,不断自我修持。
目录
第一章我从哪儿来?我是谁?
第一节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二节拨开人性说的迷雾
第三节人生只做一件事
第四节做人的担当与荣耀
第五节做人的逻辑:自然与当然一体
第二章我该去哪儿?
第一节人生何曾有目的
第二节人生就是人生的目的
第三节孰是善,孰是恶?
第四节善与恶从未共存
第五节私德与公德从未分离
第三章学做人,就是要有人样儿
第一节《诗》在眼前,不在远方
第二节合“礼”生活,过得有理有情
第三节与天地共鸣共舞
第四节儿童故事有大道
第四章学做人,就须走在人道上
第一节“纵然”批判:生来是人,未必成人
第二节感通要义:以诚相待,共情共生
第三节返本复始:回归自然,不改初衷
第四节持守中道:根正源清,不偏不倚
第五节知行合一:情真意切,言实行笃
第六节“勉然”批判:勉为其难,成不了人
附一儒士人生的典范——纪念黄济先生诞辰周年
附二记黄济先生的“勤”“俭”与“不为人先”
参考文献
后记
实拍一览
购买链接
中西微店
淘宝自营店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bb/2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