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论语大观16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和观念

发布时间:2022/5/14 12:54:36   点击数: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①诚,知行合一

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为何会“巧言令色”?

心不诚才会“巧言令色”,故诚为孝悌的前提和基础,仁孝的功夫也即在于诚。1-4具体阐释了诚的实践内涵,也是“巧言令色”的反面。

②庄重谦虚知错就改

原文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固:偏执自我;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宰,以忠信为做人做事的主宰;

无(wu第四声):不要(以为),不要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千万不要....。

意译:孔子说:“君子态度不庄重(就会显得不自尊自重,一个连自己都不自尊自重的人自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了),就会显得没有威严;善于学习就不会偏执自我。以忠信为做人做事的主宰。千万不要有别人不如自己的念想。有了过失,要勇于改正。”

整个篇章仍有多处反映谦虚好学的学问态度,例如:

5-9、7-22反映了孔子诚恳、谦虚的学问态度和精神;

5-15反映了孔子对谦虚好学的赞许;

4-17揭示了进取积极的本质,积极的人生观应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修行的法则,积极人生观的本质就是将人生看成一个学习的过程。

③好学

原文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无(wu第四声):只不过,不会超过;

意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会超过饱食的要求,居住不会超过安居的要求,做事机敏言谈谨慎,时时处处以有道的人为标杆来要求规范自己,能够做到这样差不多就算是好学了。”

通篇阐释论证好学的还有:

5-15:好学是德的核心要素;

5-28:好学之难得;

6-3:阐释了真正的好学标准“不迁怒,不贰过”;

6-11:“贫而乐”的“好学”典范;

9-17:好学是勤奋精进的最好实践;

9-20:好学的表现;

11-7:好学之难能可贵;

17-8:详尽阐释了好学于做学问的必要性;

19-5:好学的实质是让学问落到实处,应注重方法,将学习、反思、实践融为一体。

④做学问的人生观

原文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终:一生的结果(轮回);

远:生死轮回,列祖列宗;

慎终追远:(直译)谨慎地对待终生的结果,追思告慰先祖。

意译:如果每个人都能谨慎庄重地对待自己一生的价值和结果,心念先祖,心中时时处处有天地、有父母,那么百姓的德行就自然地归于淳厚质朴。

这句话道出了华夏文明朴素的信仰和炎黄子孙应具有的契合天道自然的人生观。凡事应从长计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注重因果,不能只顾自己和眼前。百姓相信天道因果轮回,就不会走入歪门邪道,民风自然淳朴。

往期推荐:

论语大观1.1-为何要做学问

论语大观1.2-学问的人生目标境界

论语大观1.3-学问的实质和内涵

论语大观1.4-学问道德的根本

论语大观1.5-做学问的前提和基础

道德经全解

“尊儒崇道”发布生活、工作实践感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优立刘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zs/247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