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生论 >> 人生论价格 >> 校友论坛在大山深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从北京研究所辞职到大山深处从零开始的决定;一个从生态学博士到大山养蜂人的故事。当地村支书的一通电话,使张博士变为了村民脱贫攻坚的引路人!他的老师对他说:“北京不缺你一个博士,但是山里需要你!”他,做到了。
当CCTV的镜头转向他时,他惟妙惟肖地讲述蜜蜂如何寻找蜂箱新家、如何通过舞蹈传递信息、如何勘察现场、如何抵御侵略、如何在不伤害幼蜂时采取蜂蜜、如何通过养蜂回报乡人保护了大熊猫...
让我们走进林大校友蜜蜂博士——张玉波大山里的故事
一、活动时间10月31日(周六)下午3:00二、活动地点学研大厦A三、活动主题校友论坛在大山深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活动对象全体本科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参加!
张玉波,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多年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研究,曾供职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研究室,负责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发表20篇学术论文、拥有专利8个、专著4本。年3月,在四川省平武县创立“猫熊谷家庭农场”。
张玉波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在林大读书时,曾在平武县研究大熊猫保护课题,也从此爱上了这个原始而美丽的地方。
当地村民使用传统蜂箱——棒棒巢,分散养殖,没有规模,靠天吃饭。虽然蜂蜜纯正,但得不到市场认可。年,村民收成更为惨淡。村支书的一通电话,张博士决定要为这贫困的山庄做点什么,张博士开始查阅资料,寻找突破口,从格子蜂箱到物联网蜂箱。
棒棒巢
格子蜂箱
物联网蜂箱
不仅仅是养蜂卖蜜,使养蜂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张博士还创立了猫熊谷家庭农场,将自然生态教育引进大山之中,使孩子们走进这里,感受农耕劳作,探索神秘的原始森林。旅游和自然教育的发展也为村民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END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文案:耿梦泽
排版:王颖孟环
审核:杨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