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论

睿客学社论说文素材之道理论据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6/25 13:47:51   点击数: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711.html

从近期交上来的中文作文来看,同学们已基本学会了论说文的框架和内容填充,但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人会用大量篇幅来叙述一个案例,而缺乏议论性语言和道理论据,这样会让文章显得“流于白话、略显低级”。

举个例子(来自同学真实案例):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改变未来的命运,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自己。贝多芬11岁时开始写作钢琴奏鸣曲,13岁参加乐队,22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音乐的时候患上耳疾,听觉衰退。音乐家遭遇耳聋,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但贝多芬用自己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时刻鼓励自己,最终没有在厄运的脚下倒下。至此以后,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含他全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在他全聋后写成的。

读起来很易懂,但会给人一种冗长的感觉。虽然字数够了,但实际上论述是不够深入的。

或许我们可以改成这样:

案例实践: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改变未来的命运,其中最关键的在于我们能否战胜自己。古语有云:“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人的一生中或许会经历诸多磨难,但唯有战胜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就如盛年遭遇耳聋的贝多芬一样,他用自己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没有倒在厄运的脚下,而是步步坚定,勇攀人生的巅峰,最终创作出了流传世界的《命运交响曲》。

两个要点:

1.精简案例,拒绝讲故事(谁、经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就)

2.议论性语言(总结案例,契合分论点,不要口水话)

为了让大家写作时可以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相结合,本期推送一些哲理性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典籍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注释:水足够深才能够撑起大船,积累的重要性,厚积薄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

注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积累的重要性,谦虚谨慎。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诸葛亮

注释:学习的重要性、远大志向的重要性、坚定目标、脚踏实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

注释:实践比理论重要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注释: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多方面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注释: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性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劝学》韩愈

注释:做事要勤奋,不可懈怠。做事前要再三思考,不可随便动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杜甫

注释:抓住事物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劝学》荀子

注释:环境对人的影响。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注释:越是困顿的环境中越能发现珍贵的品质、有才能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注释:广揽人才、虚心纳谏、团结一致、合作共赢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释:祸患经常从毫不起眼的地方发生,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细节的重要性,自我审视,自我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

注释: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虚心听取意见、人才选用的标准。

名人名言名句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鲁迅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鲁迅

把握现在,不必哀悼过去,更不要忧愁未来。——卡耐基

往期推荐

企业案例与人物案例

迪士尼的成功与中国主题乐园的多元化尝试

小霸王破产?昔日的“小霸王”去哪儿了

德国最大连锁超市——奥乐齐在中国市场的尝试

一个案例,多角度分析实战教学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背后

论说文素材之人物群像

钟南山院士和他的抗疫故事

论说文素材——敬业为民的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

卢永根——坚持“稻”路,奉献一生

论说文写作素材——打不倒的企业家褚时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lalicar.com/rsljj/25048.html
------分隔线----------------------------